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三门搭建“网格哨所”打通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末梢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28

  本报讯 今年以来,浙江省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将基层网格力量深度融入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打造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移动哨所”,通过精准定位、闭环处置、赋能队伍,有效破解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监管半径大、隐蔽性强”整治难题。
  该局将基层网格嵌入农村食品安全“一盘棋”治理框架,并依据食品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将全县557个网格科学划分为高风险(86个)、中风险(213个)、低风险(258个)三类。其中,对高风险网格,年度检查频次不低于2次;对低风险网格,进行随机抽查,实现检查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高效下沉。同时,编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手册》,明确检查要点、问题线索及处置流程,让网格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该局构建“前端发现—中端流转—后端处置”全链条闭环机制,推动整治工作高效落地。网格员发现线索后,确保在1小时内上报平台,平台再精准分流至对应监管部门。积极推广有奖举报制度,并联合社会监督员开展联合监督,形成监管合力。截至目前,已通过网格员上报线索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56件。
  该局为网格员量身定制“三无”食品识别、临期食品鉴别等实用培训课程,制作易学易懂的“网格蓝马甲”教学视频。推行“网格+导师”机制,由业务骨干指导网格员快速掌握正品与山寨食品包装对比等技能,提升一线网格员识假辨假和处置能力。组织网格员赴食品安全示范社区观摩学习,并评选14名“蓝马甲食安先锋”,充分激发队伍干事主动性。目前,“网格蓝马甲”教学视频已获全省推广7期,示范效应凸显。

□卢锦慧 朱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