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29
食品安全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市场监管部门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遵循,压实责任、防范风险,发挥抽检监测“千里眼”作用,打造“你点我检”品牌,深化风险预警交流合作,严打违法行为,营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日趋完善,但离新形势下保障民生及促进行业发展的要求仍有完善空间。
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情况为例,探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机制、检验检测技术与能力建设、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完善优化对策。
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机制有待完善。各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主要为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及保障社会民生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国家级机构检测资质全覆盖、能力领先,有开展新技术研究及国际合作的能力,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提供权威技术支撑;省级机构检测资质较全,检测水平在省内领先,具备科研能力,参与标准制修订及检测方法研究,指导辖区相关工作;市级检测机构具备常规检测能力,承担抽检及执法检测,为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县级检测机构可检测常规理化、微生物及重金属等指标,检测覆盖本地特色食品。当前,各级机构虽各司其职,但协同合力不足,抽检任务存在区域独立、品种项目重复的问题。且因各年度抽检任务存在变化,基层机构对资源利用不均衡,出现检测设备不足与使用不够并存的现象。
检测技术与能力建设有待提升。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部分存在种类繁多、交叉重复及限度模糊等问题;部分检测方法不成熟、不稳定,存在误差较大、灵敏度较低、重现性较差等不足,难以准确识别新型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设备更新较慢,基层机构设备与技术相对落后,难以适配标准更新及监管升级需求;此外,检测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存在不足,科研投入与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有待突破。检测机构主要提供食品法定检测服务,即依据食品安全检测规范开展定性定量检测,并出具报告作为执法监督、行政处罚的依据,但此类检测周期相对较长。应平衡风险“捕获”的及时性与研判的准确性,探索更及时高效的监管保障手段。
检测体系完善及优化对策
强化基础建设,健全各级检测机构联动机制。为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能,须强化基础支撑并推动资源高效整合,具体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硬件投入保障。推动能力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完善机构建设标准;升级检测仪器设备,加强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为能力提升夯实硬件根基。二是建强专业人才队伍。统筹规划人才培养,建立科学培养机制、搭建人才梯队,并同步加强管理型人才培育;加大培训及技术交流力度,打造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专业精湛的食品检测队伍。三是健全四级联动与资源整合机制。结合监管需求、产业发展及技术基础,推进资源整合,探索基层机构资源共享、跨区域合作等模式,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形成四级体系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强化科研能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水平。聚焦食品检测技术、风险评估、应急检测及风险预警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并加快成果转化。一是推进标准提升工程。系统梳理整合检测标准,剔除技术落后、不适宜的老旧标准;改进必要但操作性弱的标准,提升实用性;对指标限度模糊、要求不适宜的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新评估,提升科学性。二是发展快速检测与新兴技术。瞄准监管和产业关键环节,破解快检“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快”难题;推动快检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科技攻关—成果推广—产业应用”模式;开发新型材料,解决灵敏度低、检测效率低等共性问题。三是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各级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实时互通,实现风险早发现,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持续优化。
打造快检“绿色通道”,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一是构建“非靶向性监测、高通量抽检、快法检衔接”监管新模式。以快检与抽检一体化建设为核心搭建风险防控体系,整合快检、跟踪抽检、监督抽检等全流程,按“事前筛查、事中抽查、事后核查”思路推进,涵盖高通量筛查、快检定向检测、大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该体系将提升抽检精确性与靶向性,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加大违法打击力度,逐步形成“非靶向筛查—定向抽检—大数据分析—快法检衔接—溯源处置”的闭环抽检模式。二是建立食品安全行刑衔接执法检验绿色通道。突破仅服务市场监管系统的传统局限,树立“大监管、大安全”技术支撑理念,针对食品刑侦案件探索高效衔接机制,融合公安侦查成果与检测技术,将其转化应用于市场监管抽检,为科学监管、提升监管靶向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结语
食品检测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有关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食品监管、保障饮食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与保障。“十五五”期间,应进一步推进检测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市场监管与产业发展实际,通过积极争取政策与经费支持、科学配置检测资源、凝聚建设合力,推动检测机构加快发展、检测水平持续提升,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江西省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 许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