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以抽检为抓手 守护百姓舌尖安全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3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图为执法人员在某商超进行预包装食品抽检。□崔 斌/摄|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市场监管局紧扣节令热点、民生焦点、消费痛点组织开展专项抽检活动。图为执法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你点我检”活动。□周 薇/摄

编者按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食品抽检作为监管“雷达”,发挥着纲举目张的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底线思维,强化食品抽检科学性和靶向性,狠抓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深入开展风险预警交流,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本报今天刊发一组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以抽检赋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升的报道,以飨读者。

仪征:筑牢特色食品安全防线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仪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食品安全抽检模式,精准提升监管效能,筑牢本地特色食品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该局积极打造服务地方特色食品的“靶向抽检”模式,完善了“筛查—确证—惩处”全链条闭环监管路径。在特色食品集聚区专门设立了3个监督抽检“共享服务点”,为绿杨春茶、菜籽油、牛肉等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原材料及成品检测服务。截至目前,共完成监督抽检84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批次。其中,月塘镇“共享服务点”已为当地茶叶生产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的风险筛查支持。
  针对地方特色食品的季节性特点和消费热点,该局于今年年初对“你点我检”机制进行深度优化。紧密结合时令消费需求,依据消费者点选投票结果,科学制定并实施分季度重点抽检计划。如春季强化对绿杨春茶、紫菜苔等时令食材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夏季着重开展菜籽油、黑莓等食品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秋季针对盐水鹅、猪头肉等食品开展吗啡、可待因的检测,冬季则聚焦风鹅、牛肉等高风险品种的亚硝酸盐开展检测。
  此外,该局创新打造“征市场”服务直通车、“七彩市监—直通惠民”等服务品牌,组建食品检测专家库并设立技术服务办公室,为企业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质量控制指导和标准解读。同时,开辟检测“绿色通道”,通过“技术帮扶+监检结合”的模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1个,累计减免抽检费用7.4万元。

□吴 静 李昌澄



江苏:精准抽检筑牢安全屏障

  本报讯 (记者 祝 富 通讯员 朱宏伟)近日,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2025年上半年持续深化食品安全底线思维,强化抽检工作的科学性与靶向性,在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风险预警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效能显著提升。
  依托上半年全省完成的23万批次食品抽检大数据,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度排查分析风险隐患,推动监管关口前移,持续完善风险预警交流机制。聚焦消毒餐饮具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领域,联合教育、卫健等部门加强风险研判,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形成监管合力。聚焦重点食品品种、区域、时段,紧盯校园食品、肉制品以及网络直播带货新业态,针对性开展专项抽检,精准识别并处置风险隐患。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督导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严查违法行为,同步做到信息及时送达,尤其是确保24小时内将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的问题情况送达生产经营者。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查处不合格食品案件5636件,罚没金额263.57万元,召回并销毁不合格食品5.71吨。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优化抽检监测模式,制定全省食品抽检实施细则规范流程,实时精准抽检优化营商环境,印发农产品抽检指南,以切实举措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从严管理检验机构,通过月度数据抽查与现场飞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规范、及时。在抽检频次上,对食用农产品实行“周周检”、对校园食品实行“双周检”、对重点食品实行“随时检”。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鼓励群众通过指尖点选生成抽检指令,并在人流密集场所广泛征集民意,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度。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98期,抽检1.22万批次,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上半年的基础上,下半年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抽检工作将聚焦精准、开放、创新、支撑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精准防控,强化数据分析利用,严打非法添加,实施“一企一档”,筑牢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的“防火墙”。拓展开放参与,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实现全天候点选。激发创新动能,开展跨部门跨区域风险预警联动。强化支撑能力,实行“常规+专项”双轨抽检模式,严守食品安全防线。

泰兴:有效构建风险防控网

  本报讯“乘坐电梯时就能参与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市场监管部门把服务送到身边,太便捷、暖心了!”江苏省泰兴市某小区居民张女士的感慨,反映出该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泰兴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需求、核查处置、精准帮扶与风险防控,以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为抓手,全链条靶向施策,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切实保障了群众饮食安全。
  该局依托市场监管总局“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平台,通过智慧泰兴App、官方公众号、电梯广告以及快检车下乡、网络直播执法等方式广泛宣传“你点我检”工作,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吸引超8万人次参与。同时,推出“点单式”抽检,根据市民点选品类,对米面油、肉蛋奶、校园餐等20余类群众高关注度食品开展抽检1362批次,同比增长25%。
  在核查处置环节,该局坚持从严治理、落实最严处罚,有效杜绝问题产品入市,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今年以来,该局共依法处置67批次不合格食品,立案调查60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排查风险整改问题、召回问题产品,42家单位已完成整改。
  针对抽检不合格单位,该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主动提供技术指导。对单批次问题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深挖问题根源;对多批次问题企业开展“体检式”帮扶,通过约谈培训等方式排查风险。目前已组织5场帮扶活动,邀请3家专业机构为16家经营主体排查风险点200余个。
  为强化风险防控,该局还编制季度抽检分析报告,动态调整监管举措,增加7类高风险食品抽检频次,强化整治9类高风险场所,发布10余条消费提示。

□陈海霞 殷启尧



连云港赣榆:守护好城市烟火气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质量发展和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牵头,赣榆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新闻媒体及外卖平台共同推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栏目。
  赣榆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群众点出关心,市监检出安心,才能守护好城市烟火气。”据介绍,该栏目开设期间,相关部门将通过线上投票、线下活动、街头采访以及代表委员点题等多渠道开展民意征集活动,并根据群众“点单”结果,重点对牛羊肉、奶茶、煎炸用油等热点食品实施抽检并及时公示抽检结果。
  同时,相关部门采取“检查+检测”的方式,对无堂食外卖等高风险业态组织开展突击检查。在核查后厨卫生及操作规范、联合第三方机构抽样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将通过相关媒体的融媒体平台曝光通报处罚结果,形成社会监督+行政监管于一体的全流程食品安全治理闭环。
  据悉,该栏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推出多期。其间,相关部门共检查商超、餐厅等经营主体50余家,推动整改问题隐患70余个。相关信息在媒体平台的播放量累计超2000万次,其中,2024年煎炸用油专项抽检相关信息的点击量超50万次,2025年第三期无堂食外卖检查单条视频点击量突破1300万次。

□周 堃



淮安清江浦:商圈食安更有保障

  本报讯“前两天收到了‘检测奎梨烤肉合格’的反馈,这下可以放心去消费了。”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华信商圈“你点我检”服务台前,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近期,淮安市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淮安市市场监管局抽检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于每周四17时30分在华信商圈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进商超活动。活动创新采用市民点检、现场送检、诉求抽检三种方式,对群众反映的涉嫌违法线索积极做到24小时内核查、14天内公示反馈结果。截至目前,活动已处理群众意见50余条,公示抽检信息69批次。
  据悉,该活动自5月22日启动,为期两个月。活动中,市场监管部门还同步指导商圈新建超市快检室,推动餐饮单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并集中公示承诺,规范餐饮具洗消流程。

□杨 波 朱吉林



泗洪:推进抽检闭环管理

  本报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泗洪县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抽检闭环管理,以切实举措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为提升抽检效能,该局强化协调联动,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相关科室与分局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任务落实到位、样本流转畅通、结果反馈高效的抽检链条。创新采用“快检初筛+抽检处置”模式,在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设点开展快检初筛,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法定抽检程序,全面实现“即筛即检、速查速处”。
  此外,该局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加大对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校园周边、大型商超等区域食品的抽检力度。截至目前,共完成食品抽检1270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件。

□李岱润



丹阳:优化食醋市场环境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丹阳市市场监管局以专项整治与帮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预防当地食醋市场冰乙酸勾兑现象的发生。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区分酿造与勾兑食醋的难题,该局依据《BJS 202302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冰乙酸假冒食醋的鉴别方法》,严格核查企业采购使用食用酒精及冰乙酸的记录,强化原料溯源管理并深入食醋生产加工现场,检查生产记录与酿造工艺执行情况。
  同时,该局重点对8家以液态发酵方式生产食醋的企业开展专项抽检。抽检结果显示,所抽检企业的产品均合格,未发现冰乙酸假冒食醋现象。

□孙 丹 潘国锋



江阴:创新融合“你点我检+辟谣宣传”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江阴市创新推出“你点我检+辟谣宣传”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该模式将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上线的“你点我检”民意征集系统与本地辟谣宣传工作紧密结合,有效回应了公众关切。
  为拓宽信息渠道、倾听真实民意,该局除依托12315、12345等平台外,于今年4月专门上线了“食安之‘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内嵌“你点我检”及“你点我查”功能模块,并配有积分系统,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并凭借积分兑换礼品。
  在2025年上半年开展的活动中,该局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面制品违法添加硼砂、车厘子“经久不腐”等疑虑,在依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开展常规检验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检测项目,提升“你点我检”活动质效。对50批次生湿面制品开展了非食用物质(硼砂)、重金属、色素、二氧化硫残留等10余项检测,对50批次车厘子开展了农药残留、甜味剂、防腐剂等20余项检测。经第三方机构检验,所有批次检验结果均合格,未发现违法添加违禁物质行为。
  为增强宣传实效、破除谣言并提振消费信心,该局创新开设“澄谣清源”特色科普栏目。该栏目通过图文视频形式,及时向消费者呈现“你点我检”抽检结果,在破除谣言的同时,还普及了面皮劲道秘诀、科学清洗水果方法等实用知识。

□刘星宇



昆山:“周周检”食用农产品

  本报讯“时常能看到工作人员规范抽样,买菜更安心了!”在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市民王阿姨的感受道出了众多消费者的心声。
  柏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辖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枢纽,日均交易量大、辐射范围广。今年以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周周检”食品安全抽检机制,采用“农批市场双机构协作+农贸市场全域轮动”模式,为食用农产品安全构筑起严密的防线。
  该局引入两家专业检测机构,专职承担柏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根据市场内经营业态和区域分布,科学划分任务网格,严格实施“每周由1家机构负责、每月完成250批次、全年滚动无盲区”的常态化抽检。检测范围覆盖蔬菜、水果、粮油、水产品、调味品等14大类食品,重点筛查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等116项核心安全指标。
  与此同时,针对全市12个分局辖区的74家农贸市场,该局还推行了“729”轮动方案,即每周随机抽取2家农贸市场,聚焦大米、食用油、鸡蛋、调味品等9大类高频消费食品,实施“一类一品”精准抽检策略。创新“网格化推进、差异化覆盖”模式,着重加强对非柏庐市场进货渠道商户的筛查,有效避免了监管资源重复投入,显著提升了风险发现精准度和后续管控效率。
  截至7月初,该局已累计开展“周周检”23次,共抽检食用农产品及相关食品1120批次,发现9批次不合格产品,已全部处置并公示抽检信息。

□高冰萌



滨海:规范利用合格备份样品

  本报讯“市场监管部门送来的爱心食品,不仅解决了我们部分物资需求,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江苏省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收到捐赠物资时表示。
  日前,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将300余批次检验合格且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抽检备份样品,集中捐赠至该县特殊教育学校、暖心驿站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
  据悉,该局近年来创新推行“4+ X”工作法,以“一个办法规范、一个原则落实、一套流程实施、一个机制反馈”为基础框架,结合多种利用方式(X),规范合格备份样品利用,有效促进资源节约与公益关怀的双重落地。为切实保障合格备份样品有效利用,该局还建立了备样筛选、确定对象、样品组织、后续管理、意见反馈的“五步法”流程,联合民政、社工、教育等部门精准匹配需求并跟踪使用情况。
  据悉,今年以来,该局已组织开展5次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活动,有效利用合格备份样品1860批次,货值达到2.84万元。

□皋 骞



常州经开区:构建抽检防控前置链

  本报讯“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关口前移,要创新工作方式提前锁定风险,才能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该局积极构建“监检衔接、快法联动”工作体系,创新推出食品抽检处置链前延模式,将监督抽检处置链条延伸至风险监测环节,依托快检与监督抽检数据,精准锁定风险隐患并动态生成监管计划、智能筛选靶向抽检项目,形成风险防控闭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重末端处置、轻前端预警”的问题,显著提升抽检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该局常态化实施“监检衔接”,精准锁定重点监测项目并实施溯源处置。同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快法联动”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建立“抽样、快检、法检”有机衔接的“1+1+1”精准化抽检模型,开辟法检绿色通道,确保48小时内完成风险定性,实现从风险监测到法检定性的全链条快速响应。
  这一模式在当地学校、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中成效显著。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自该模式运行以来,该局已累计开展各类快检8531次,发现问题线索148条,实施快法联动59次,移交立案22件,有效预防了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邵 佳 钱 力



南通崇川:织密水产安全“溯源过滤网”

  本报讯“买的鱼虾安不安全,当场就能检!”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的百通水产批发市场,一位消费者指着实时显示快检结果的LED屏幕说。
  这是崇川区市场监管局以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为指引,在百通水产批发市场积极构建市场监管部门、市场主办方、第三方检测机构、经营户“四方联动”治理模式,打造“来源可溯、风险可控、去向可追”监管闭环,织密织牢水产品安全“溯源过滤网”的惠民之举。
  百通水产批发市场是南通市最大、崇川区唯一的水产专业批发市场。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过程中,“四方联动”治理模式明确经营户要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核验留存上游供货者营业执照、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凭证;市场主办方在市场入口核查票证,阻断无证产品流入,并利用快检室每日筛查孔雀石绿、氯霉素等指标;崇川区市场监管局实施高频次、靶向性监督抽检,重点关注致病菌、重金属等指标,并及时溯源处置不合格产品;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飞行抽检。同时,通过百通水产批发市场内的LED屏幕实时公开快检数据,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季度抽检报告。
  据悉,自去年年初至今年6月份,崇川区市场监管局累计组织完成全区水产品抽检377批次。今年7月份以来,该局还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对百通水产批发市场及相关农贸市场所有活鱼实施每月全覆盖专项抽检,通过高频次、高透明度的抽检与“检管联动”,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蔡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