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宜昌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30

  本报讯 7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该中心将面向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这是继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后,湖北省第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地方性快速协同保护平台,主要为特定产业提供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等“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保护中心建成运行后,宜昌市将聚焦化工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构建集快速审查、授权、确权于一体,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联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专利授权周期将大幅缩短,发明专利从平均22个月缩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缩至1个月内。
  近年来,宜昌市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入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工作纳入省市重点规划,并出台系列专项政策予以强力支持。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
  截至目前,宜昌市有效发明专利达85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78件,两项指标均稳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已获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8家,设立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54家,并通过“融站入所”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区域协作方面,宜昌与长江中上游13个城市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宜昌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启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工作,立足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进、高标准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