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7-30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聚焦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优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协同等举措,推动专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专利总量跃升 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益阳市专利创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2008年至2024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从4件/年稳步增长至510件/年,实现量的飞跃,彰显社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这一增长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008年至2015年为稳步积累期,创新基础逐步夯实;2015年之后进入加速增长期,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契合,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社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形成政策引导与市场活力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如今,每一项专利的背后,都凝聚着益阳创新主体的智慧与汗水,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主体活力迸发 企业引领创新风潮
在益阳的创新版图中,各类创新主体各展所长,形成以企业为核心、多方协同的创新生态。工矿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表现尤为亮眼,贡献了全市80.86%的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2222件,充分展现出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艾华集团、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聚焦电子元器件、物流机械等关键领域,布局大量核心专利,构筑坚实的产业技术壁垒。
高等院校同样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以9.79%的占比(269件)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本地4所高校依托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良性互动模式。
产业特色鲜明 区域协同共促发展
益阳专利创新呈现出鲜明的产业集聚特征,与区域产业布局高度契合,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产业分布上,专利覆盖八大领域,其中作业运输、电学、化学冶金、人类生活必需等领域表现突出,分别拥有926件、492件、362件、302件专利,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格局。特别是在茶叶加工领域,59件相关专利为安化黑茶等地理标志筑牢技术护城河,助力特色农业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区域布局上,赫山区以53.17%的专利占比(1461件)成为创新核心区,凭借优良的创新环境、充足的科研投入和完善的政策支持,形成强大的创新集聚效应。与此同时,益阳正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协同,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对接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向大通湖区等区域流动,着力构建“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均衡发展格局。
优化服务赋能 谱写创新发展新篇
为进一步释放专利创新活力,益阳将多措并举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支持。
针对专利授权周期问题,益阳将积极推进本地专利预审服务站建设,计划通过“预审+快审”通道,将平均授权周期缩短至500天以内,让创新成果更快落地转化。同时,设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基金,聚焦电子元器件、物流机械、茶叶加工等重点领域,制定专项培育计划,助力提升专利质量。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益阳计划设立合作专项基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攻关、共同申报专利,力争3年内将科研单位专利占比提升至2%以上,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此外,还将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针对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补齐专利短板,引导创新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杨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