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1
近日,《融安金桔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融安金桔果园建园技术规程》等28项融安金桔相关标准和《融安香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融安香杉实木生态板生产技术规程》等19项融安香杉相关标准集中发布,标志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全面建成全国首个县域“双链”——融安金桔、融安香杉两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发展“融安方案”。
机制创新:“双牵头”模式协同推进
柳州市参照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上下联动推进,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县域特色产业全链条。柳州市将融安金桔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年度重点任务,融安县人民政府制定印发《融安金桔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融安香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发挥标准化行政部门牵头协调作用,分别会同农业农村、林业和园林等部门确立“市场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双牵头协调机制,解决“条块分割”问题,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深入调研摸清产业现状,梳理现有标准应用情况及标准需求清单,及时跟踪进展、化解困难,确保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融安金桔:“标准之钥”开启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
融安金桔品质优良、文化悠久、生长环境优越,融安县通过构建融安金桔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形成以通用基础、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营销流通、质量与检测、品牌建设、农文旅融合等7个子体系204项标准构建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其中新制定发布标准32项,从种质保护、种苗繁育的源头把控,到覆盖土壤改良、精准水肥、绿色防控的标准化生态种植规程,确保了每一颗融安金桔的“健康出身”。采收环节明确果品上市品质与商品化处理规范,分级筛选与预冷保鲜标准锁住极致新鲜。在深加工领域,针对金桔膏、果汁、果酒等产品制定了严格的工艺与质量标准,推动产业由“卖鲜果”向“卖产品”“卖品牌”跨越。物流标准打通“鲜达万家”的“最后一公里”,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赋予每一颗融安金桔“数字身份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融安香杉:“标准之尺”丈量绿色产业品质新高度
融安县素有“中国香杉板材之乡”的美誉,当地通过构建融安香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形成以通用基础、营林生产、产品加工、质量与检测、营销流通、碳汇、品牌建设、农文旅融合等8个子体系183项标准,其中新制定发布标准19项,聚焦于“育苗—种植—采伐—储运—精深加工—产品—品牌”全流程。标准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具有独特品质的融安香杉原木种植,到高端生态板、定制家具、木结构建筑构件等精深产品的生产,均建立起严格的技术规范与产品质量标准。这标志着融安香杉彻底告别了粗放加工模式,迈入精工制造的新纪元。产品环保等级、力学性能、尺寸公差等关键指标有了统一标尺,“融安香杉”区域品牌的使用与管理标准为产业整体形象保驾护航。
双链协同:标准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提升产品价值链,助力品牌价值持续向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融安金桔种植面积达22.6万亩,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20%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近100亿元,全县参与金桔产业发展人数超10万人,带动4万多脱贫人口实现创业就业,农民年人均单项收入达1.5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盟、美洲等地,成为乡村振兴“黄金引擎”,“融安金桔”连续3年入围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榜。融安香杉产品年产量200多万立方米,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57.2亿元,为1.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融安县荣获“中国香杉板材之乡”“中国香杉木生态板之都”等称号。
从柳州螺蛳粉到融安金桔、融安香杉,柳州特色产业的标准化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手握标准化这把“金钥匙”,融安“金果银杉”的双翼共振,必将奏响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乐章。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蔡宇 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