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1
7月31日,巴基斯坦外商阿里成功申领了义乌市阿瓦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义乌第1万张外资经营主体营业执照。
至此,义乌外资经营主体总量正式突破万户大关,以占全省六分之一的体量刷新纪录,外资经营主体总量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
义乌外资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是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中最生动的诠释。这背后,既有国家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时代机遇,也展现了义乌市市场监管局数十年如一日的改革担当。从1989年诞生首家外资经营主体至今,义乌始终坚持改革驱动、服务赋能,科学把关外资市场准入,深耕登记制度改革“试验田”,外资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持续释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磁吸效应。2024年底,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创新政策赋能 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登记便利化改革中勇立潮头,为外资经营主体焕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11年,义乌首创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双轨制,助推代表机构转型升级为企业,破解外商居留、就业与经营难题。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两轮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放宽住所”等8项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外资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和出资时间等限制全面取消。2017年,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外资企业电子化登记。2020年,在全省首推外资登记信用承诺制改革,依托信用承诺,累计为外商减免翻译费用近70万元,切实减轻外商投资负担。
近年来,义乌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登记便利化改革稳步推进,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逐步实现。一系列改革红利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激发着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优化服务举措 打造外资招引强磁场
义乌市市场监管局深谙“服务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精简材料、数字赋能、温情服务三端发力,持续擦亮服务品牌,全力打造外资招引强磁场。
简材料,降成本。简化《海牙公约》缔约国投资者外文材料,香港法人投资办企“无纸化”申报,外国自然人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即可办理登记,海外高层次人才持居住证便可直接申办登记。各类务实举措保障外商投资轻装上阵。
强数字,提效能。上线企业名称在线自主申报系统,探索外资企业电子化登记,推广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一次次技术革新、流程再造,外资登记从“线下跑腿”变为“线上网办”,从“提交纸质材料”变为“无纸化审批”,实现效率与便利的双重飞跃。
优服务,增温度。在登记量持续增加情况下,外资企业登记办件时限一再压缩,登记效率全省领先,从最初法定登记时间15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1日办结、简易事项当场办结。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综合涉外服务平台,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延时办、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等服务常态化开展,创新推出跨国“云指导”和“网上办、寄递办、预约办”服务。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实施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联办,推动境外采购商开立外汇账户“一件事”办理,助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外籍人才“创业一件事”改革,让外商在义乌投资兴业更安心、更暖心。
强化监管服务 构筑安全发展护城河
秉持“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理念,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模式,健全服务体系,以信用监管为基石、特色监管为抓手,全方位筑牢外资经营安全防线。
该局推行信用监管和信用激励并行的“双轮驱动”模式。常态化开展经营异常名录与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让信用监管成为规范市场的“标尺”;创新信用激励,在全省首推外资登记信用承诺制,构建“外商承诺+免费翻译服务+登记机关核查”闭环服务模式,为守信企业点亮“绿灯”。针对日益繁荣的国际餐饮行业,义乌构建“属地+监管+自律+食品安全”共治体系,成立国际餐饮自律联盟,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餐饮服务中心,聘请外籍义务监督员“以外管外”。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站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历史起点上,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外资登记便利化改革,全力打造准入门槛低、制度成本少、营商环境优的投资热土,为高质量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李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