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同频共振 共话“食事”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4

  “对于食品标签更新、生产许可变更等问题,政府主动帮着我们解决。”“我们相信,有了政府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劲头会更足,市场活力也更强。”7月24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举办2025年第二期“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邀请北京食品协会,稻香村、三元、曼可顿等食品生产企业及基层监管代表共17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北京服务,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主题,面对面讲诉求、解难题、谋实招。

问需于企,聚焦食品产业发展诉求
  今年3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食品标签标准和《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不少生产企业着手标签换版工作。曼可顿等食品生产企业代表在座谈中提出:“在对标新规调整食品标签的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一些疑问,希望监管部门加强针对性指导,特别是对新规中关于配料成分、过敏原标识等的设计要求,希望能以案例形式作进一步讲解。”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此次座谈旨在了解企业执行新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过渡期标签更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相关负责人回应,“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随时接受企业咨询。近期,我们正在广泛征集企业执行食品标签法规标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将组织专家对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对共性问题组织统一培训。”

赋能提质,助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在座谈中分享了企业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情况:“由于产品市场不断拓展,公司近两年许可变更较为频繁。在新品种研发投产过程中,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北京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公司正在加大对低糖、低油健康食品和清洁标签食品研发力度,同时保留中式糕点的传统技艺和风味。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随时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与美味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食品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升级,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更为关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上述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支持企业进行养殖—生产全产业链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及时组织专家开展论证,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供‘个性化’支撑。”
  据悉,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采取多项举措服务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100%。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对食品产业的引领作用,制定发布运动营养食品等多项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即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冷藏非即食菜肴等质量管理规范。

强基问效,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艾森绿宝油脂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表示:“公司围绕风险管控点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都有近10年的食用油生产领域工作经验,充分保障‘油壶’安全。”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是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机制。目前,北京已经实现在产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共任命食品安全总监489人、食品安全员1476人。”
  随着社会公众健康保护诉求提升,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也日益受到关注。部分企业代表在座谈中表示:“在网络平台上,个别自媒体不时发布食品安全不实信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感知和信心,希望监管部门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科普宣传力度。”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对营造良好首都食品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相关负责人回应,“我们将加大‘京彩食安’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围绕消费者关心关切的问题,丰富科普形式和内容,联合食品协会共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格局。”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还就加强政企协同、建立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强化科技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
  “今天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政企同心守护首都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的决心。”北京食品协会秘书长感慨道,这场面对面的对话,正是北京营商环境“没有问题不扰、有了困难我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生动注脚。
  据悉,“营商环境会客厅”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搭建的政企交流平台,自202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4期。“后续,我们将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继续开展会客厅活动,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共商共建共享首都一流营商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

□本报记者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