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5
“有些机动车检测机构为了节省成本精简检测人员,存在‘一人多岗’现象,能否保证检测质量?”“部分检测机构存在不正当竞争,无底线打价格战,市场监管部门是否能在价格上进行约束?”……7月31日,由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市好办·民企会客厅”活动顺利举办。活动聚焦机动车检测乱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力守护市场秩序与安全。
明需求,优化车检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机动车检测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然而有车主发现,有些检测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在取得资质证书后,精简部分检测人员,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不少车主担心这样能否保证检测质量。
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动车检测机构检验人员数量应当与检测线数量及日检测车辆数量相匹配。在许可审查时,一般掌握以下原则:机构每个场所,一条汽车安全技术检验线和排放检验线,当值人数不得少于6人;每增加一条汽车安检线,当值总人数增加不得少于2人;每增加一条排放检验线,当值总人数增加不少于2人;摩托车安检线当值人数不得少于4人。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发现部分检测机构存在人手不足问题。对此,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处处长王栋表示,检测机构的运营和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但人员配置的要求最为基本,应建立健全检测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合理配置检测人员,确保每个岗位都有足够的人员负责,防止检测不规范和虚假检测行为的发生。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着力强化机动车检测机构常态长效监管,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机动车检验市场环境。
解难题,强化监督管理
针对车主反映的“部分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不正当竞争,一直无底线打价格战”问题,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作出回复:机动车检测是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自主定价,需要公开收费标准。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订意见,其中提到关于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为我们治理‘内卷式’竞争提供了方向。检测机构有违法违规的失信行为,将被计入信用记录,严重的会被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此前,就有检测机构被注销了检验检测资格证书,并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处处长程培宣说。
据介绍,2024年10月,淮安市被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信用合规管理试点地区,报经省市场监管局同意,确定机动车检测行业作为试点行业。市场监管、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密切协作,加强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检查指导,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检测行业经营秩序,努力提高检测行业信用管理水平。
□潘梦洁 陈 玮 费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