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5
本报讯 8月5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交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经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日前发布第七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
此次发布的典型经验做法共6个,包括构建旅游餐饮消费新风尚、精准开展“数据化”食堂管理、推广“按重计价”模式、实现餐饮浪费量化、积极宣传制止餐饮浪费理念及出台反餐饮浪费地方性法规。
天津市和平区积极构建旅游餐饮消费新风尚,开展“海棠花开 大美和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自觉主动制止餐饮浪费新风尚。举行“节约标兵”示范餐饮商家评比,围绕商家是否主动提示点餐过量、是否主动提供打包服务等指标,通过向食客发放电子问卷形式进行综合评定,授予排名靠前商户“尚俭商家”荣誉标牌。组织旅游景区餐饮从业者代表、消费者代表参加“弘扬绿色消费,树立文明新风”集中承诺和倡议活动,让商家成为制止餐饮浪费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游客成为观美景、品美食、感文明的践行者。
上海市黄浦区精准开展“数据化”食堂管理破解浪费难题,创新推行食堂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覆盖采购、库存、消耗的标准化数据台账,实施“周小结、月分析、季研判”动态监测。推广智慧预订系统,依据实际需求精准指导食材采购与备餐,大幅减少预估偏差导致的浪费。全面供应“小份菜”“半份菜”,满足差异化需求,创新探索食材边角料再利用模式。通过多部门协同制定标准、数据共享、经验交流,形成监管服务合力。
此外,陕西省安康市发布《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通过设立地方性法规,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巩固深化文明建设成果。该办法实施以来,全市督促17323家餐饮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17936家次,依法处罚餐饮浪费违法行为26起,社会公众节约意识显著增强,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整体餐饮浪费量较此前明显下降,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程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