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创优环境监管为民 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5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的“心脏、窗口、名片”,经济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63亿元,居全市首位、全国前列;辖区共有企业3.5万余户,每平方公里约有企业2000户。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群众,关乎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我局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让每户企业都能在黄浦“营”得未来。

“云端”守护 拓展市场监管新场景
  楼宇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黄浦区企业密度高、流动性大,基层监管覆盖范围广、动态掌握难。今年2月,我局在全市率先试点“无感监管”楼宇,依托企业登记住所数字化平台“企易注”,已基本实现对首批7家重点楼宇820余户入驻企业的动态掌握和实时更新,并围绕注册指导、年报咨询、广告审查、信用修复、政策送达等多类场景,提供主动服务。同时,随着“企易注”数据的不断积淀,平台逐渐演化为多部门共享的监管底座和数据中枢,为后续开展信用画像、风险预警、产业分布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做到“风险早识别、问题早干预、需求早解决”。
  当前,电梯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做好日常监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尤为重要。针对电梯设备检查项目多、时间长等问题,4月份,我局在全市首创特种设备非现场检查,目前梳理了10项线上远程监管事项(占26项检查内容的38.4%),对81家已列入年度检查计划以及22家住宅、商住两用楼、办公楼宇等非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先行开展非现场检查,有效减轻线下检查时企业陪同和材料准备的负担。

法治护航 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为积极落实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合规指引,3月15日,我局发布全市首个《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为企业提供科学、实用的经营指南。全文共7章26条,界定和明确了适用范围、经营资质要求及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快闪活动等内容,并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预售管理”“主题快闪”等内容专设条款予以规范。《指引》出台后,我局主动跨前服务,为三丽鸥、叠纸、孩之宝等二次元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辖区二次元产业集聚度逐步提升,各类涉二次元消费纠纷稳中有降。
  为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情节轻微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今年以来,我局查处适用“免罚清单”案件104件,同比增长42.86%;查处“免强清单”案件114件,同比增长23.91%。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个性化精准普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对经营主体的警示、告诫作用,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优秀案件、优秀说理文书以及优秀消费维权案例评选,规范干部案件办理和投诉举报处理,进而提升经营主体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

创新发展 推动老字号焕发生机
  黄浦区商业历史悠久,老字号品牌众多,有“中华老字号”品牌96个(全市197个),几乎占了全市老字号的“半壁江山”。我局走访调研发现,老字号企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认知水平和保护能力仍处在起步阶段。例如,存在依赖师徒制或家族传承的保密技艺,缺乏标准化的保密流程和方法,秘方多以纸质档案、口述心传留存,存在断代风险;员工保密意识普遍不强,泄密风险较高。我局作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通过跨部门协同机制、长三角区域协作、保密措施强化、政策咨询指导等方式,积极构建老字号商业秘密“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体系。
  7月3日,我局主办“传承匠心,商密赋能,共绘老字号创新发展新蓝图”上海市老字号商业秘密保护主题活动,三项“首创”措施集中亮相。一是发布全市首个《老字号商业秘密保护和创新能力提升指南》。从制度建设、技术防护等维度为企业提供标准化保护方案,帮助老字号企业识别商业秘密应用场景、构筑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明晰维权救济路径。二是促成全市首单老字号商业秘密保险签约。通过风险分摊机制填补行业保障空白,为老字号提供商业秘密全生命周期保护。三是成立全市首个老字号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整合政府、企业、司法、专业服务机构等各方资源,为老字号企业在工艺传承、跨界合作中面临的商业秘密保护难题提供解决方案,逐步构建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协同保护的共治平台。

□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 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