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8
校园食品安全是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防线。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深刻认识到,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关键在于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强化过程精准管控、提升人员专业素养。我局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打造“制度驱动、科技驱动、能力驱动”的校园食安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辖区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知晓率和执行率均超过95%,风险隐患自查发现率同比增长近25%。家长委员会参与食堂日常监督的比例由55%增长至85%,各学校累计举办“家长开放日”100余场次。学生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持续攀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以制度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常面临“整改效果差”“主体责任落实难”等痛点。如何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核心课题。2024年下半年,我局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新出台《九龙坡区学校食品安全“评分亮晒”工作制度(试行)》,旨在以制度创新撬动管理变革。
该制度的核心在于构建“季度评比+动态管理+示范引领+末位督导”闭环机制。我们依据法律法规制定详尽的评分细则,每季度对全区336所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全覆盖量化评分。坚持“真评实晒”,对各镇街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单位予以全区通报,形成“先进受激励、后进有压力”的鲜明导向。
为提高制度执行效能,我局于今年4月创新形式,组织召开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现场会。会议以镇街为单位开展实地观摩,科学遴选13所综合评分领先学校作为示范点,组织与会人员深入现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会议同时采取“点名到校、见人见事”的方式,通报“评分亮晒”结果,得分较低学校的负责人就问题整改情况作交流发言,剖析问题根源,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期限。现场“辣味”十足,真正起到了红脸出汗、督促整改的作用。
以科技赋能促进精准管控
面对校园食品安全链条长、环节多、传统监管力量有限的挑战,我局坚持向科技要效能,创新打造“数智护苗”工程,全力构建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生态。我们通过政企协作,搭建了统一的“食堂数字化监管系统”平台。该平台整合AI智能抓拍摄像头、AI智能晨检仪、智能电子计价秤、智能留样柜、智能挡鼠板等先进物联设备,实现平台与设备数据无缝互通,构建起覆盖“采购—验收—加工—留样”全周期的数字化监管体系。
平台构建涵盖食材供应商端、学校食堂管理端及监管部门端的智能化物联网架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的管理工具。推动食材供应商及学校全面入驻“阳光供应链”,实现米面粮油、肉菜调料等全品类食材线上下单、阳光采购,贯通“供应商资质智能审核—订单全程追踪—食材质量快速检测”的数字化全链条管理。
“数智护苗”工程的实施,推动食堂管理从依靠“经验判断”向基于“数据管控”的科学决策转型。同时,监管人员可依托平台实时进行远程监管和风险预警,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得到质的飞跃。
以培训指导提升管理能力
制度是保障,科技是手段,而人是最关键的因素。防范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核心在于持续提升食堂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从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将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
一是分层分类精准施训。今年以来,组织8场专题培训,邀请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专家,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累计培训超千人次。二是对标先进实地研学。组织30余名学校代表赴区外优秀学校食堂实地观摩学习,组织学校、幼儿园负责人联合家长代表对食材供应商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三是凝聚合力共治共管。指导全区学校、幼儿园普遍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形成家校社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四是细化标准规范操作。编制印发《学校食堂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工作指引(试行)》,对关键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要求进行细化,为学校强化食材精细化管理提供实用指南。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