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08
在玩具市场开展质量检查。|检查药品安全。|在商场检查商家营业资质。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商贾云集的街巷间,路桥市场监管所历经时代淬炼,始终是市场秩序的坚定守护者。路桥所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的黄岩县路桥镇第一工商所,历经撤地设市、体制改革,深度参与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规范化基层所创建,已逐步成长为基层市监战线的坚实堡垒。
如今,这支19人组成的队伍,肩负着路桥街道9.03平方公里内19498户经营主体、11个专业市场及4个农贸市场的监管重任。面对年均超2000件投诉举报、百余起案件查办的繁重任务,该所以“度量衡”工作法为指引,在监管与服务中诠释责任担当。
党建领航 铸魂聚力强根基
“十里坊‘监’,‘市’必躬亲”——这是路桥所深耕基层的宗旨,也融入了“度量衡”工作法的内核,让党建与业务在日常工作中深度融合。所内的廉政文化墙上,廉洁标语与市监职责相映成趣:“若无钢筋铁骨 哪能承民之重”道出特种设备监管的严谨,“‘食’里长街一碗香‘难’官清影遍地莲”彰显食品安全监管的初心,“相识如遇‘鉴’清雅何需‘妆’”诠释化妆品监管的较真……这不仅是文字的巧思,更是清廉市监建设融入具体工作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路桥所坚持让党员先锋旗帜在一线飘扬。党员先锋队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一对一指导知识产权保护,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别开生面:老党员拿出旧账本、老制服,讲市监故事忆初心;大家走进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亭旁起义纪念馆,在红色教育中锤炼党性。再辅以廉政家访、廉政观察员等制度,厘清岗位职责边界,确保执法廉洁公正,真正实现内廉于心、外廉于行,让清廉基因从理论学习渗透到每一次执法、每一次服务,形成闭环管理的良性循环。
维权创新 织密民生保障网
投诉举报量逐年攀升,如何高效回应群众关切?路桥所给出的答案是:构建“专职+专业”人民调解机制。该所整合市监干部、律师、社工、市场工作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一支“能说会道、懂法善调”的多元化队伍——律师撑法律“腰杆”,社工挖矛盾“根源”,老干部凭经验“解结”,各司其职又协同发力。2024年,全所高效处置2031件投诉举报,其中化解职业举报800余件,还从中挖掘案件线索46条,既解民忧又护秩序。
在此基础上,“分级响应、柔性调解”机制让维权更精准。依托片区监管制度,该所将辖区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由所长、副所长带队包片,实现“小事片区就地化解、大事多部门联合处置”。2024年,片区直接处理的投诉举报占总量的83%,调解效率和成功率显著提升。每月一次的调解复盘会更是“进阶秘籍”,大家围坐交流棘手案例,分享技巧心得,共同提升应对复杂纠纷的能力,形成“以调促管、以管提质”的良性循环。
薪火相传 锻造精锐生力军
队伍建设,既要接好接力棒,更要跑出加速度。路桥所推行的“双导师”培养模式颇有成效:业务上,老骨干“一对一”带新人,从执法文书撰写到现场检查技巧,手把手传授实战经验;思想上,党员所长担任党建导师,通过谈心谈话、参与组织生活,强化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与责任担当。
“所长带学”机制则让成长更系统。所长牵头组建业务攻坚小组,定期开展“干部夜学”,围绕食药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课题深钻细研。案例剖析时大家各抒己见,模拟执法时情景逼真,实战化教学让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年轻干部也不甘示弱,通过“市监讲堂”分享数字化工具使用技巧,新老互学互鉴,在所里形成了“老带新、新帮老,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时代前沿迈进。路桥所以“度量衡”为尺,量准监管尺度、衡稳服务温度、校准初心刻度,在党建引领中凝聚更强力量,在维权实践中彰显更大担当,在队伍建设中厚植更牢根基,为守护一方市场繁荣、书写基层治理新篇持续贡献着市监力量。
□陈晓静/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