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1
陕西省洋县市场监管局按照陕西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建设要求,紧扣“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社会共治”主线,创新构建“学标-对标-达标”全链条工作机制,以标准化建设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创新机制强根基 夯实标准化建设“压舱石”
6月4日陕西省专题培训结束后,洋县市场监管局立即组建专班攻坚,聚焦基层监管难点堵点,推动标准落地见效:一是编制《“十统一六到位”标准释义手册》,明确每项标准的政策依据、检查要点和操作指引,让监管人员“手中有尺、心中有数”;二是创新“沉浸式”专项培训模式,通过模拟检查、案例复盘、现场答疑等方式,推动监管队伍从“学标准”向“用标准”转变,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立体检查织密网 推动标准落地“见真章”
该局建立源头管控、过程规范、人员管理、责任落实“四维核查法”,通过“查采购票据、看仓储条件、盯操作流程、观防护设施、核留样规范、验消毒效果、管人员健康、督培训考核、清餐厨废弃、晒信息公示”十大环节,为33所学校食堂建立“一校一档”整改台账。针对部分学校“三防”设施老化、留样记录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创新推出“整改建议书+标准化模板”组合拳——既明确整改“硬要求”,又提供操作“样板间”,指导7所学校利用暑期完成硬件升级工程,推动问题整改从“当下改”向“长久立”延伸。
标本兼治促长效 构建食品安全“防护网”
为推动标准化建设成果常态化保持,该局建立“三个一”长效监管机制:每周开展一次“回头看”复查,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每月发布一期风险预警通报,精准提示季节性、区域性风险隐患;每季度组织一次交叉互评,通过“互查互学”提升监管效能。同时联合学校举办“校园食品安全开放日”,以“亮后厨、比差距”倒逼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形成“监管推动、学校主责、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王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