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1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以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上线运行为抓手,聚焦深化改革、营造氛围、优化服务三大重点,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工作,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重塑信用,着力构建“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社会信用环境。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信用修复2440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上线以来完成信用修复219条。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构建信用修复制度新体系
该局发布《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提醒经营主体及时进行信用修复的公告》,明确修复对象、条件、流程、注意事项及联系方式,并通过在门户网站发布信用修复申请材料模板,增强政策透明度,方便经营主体“按图索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广西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提升修复率、简化材料、压缩时限等核心任务。
该局将信用修复与服务发展深度融合,出台服务“三个突破年”十条措施,创新推行“信用监管豁免制度”与“信用修复制度”并行机制。在提供信用修复服务的同时,配套开展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柔性监管措施,实现惩戒与教育、修复与发展有机统一。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市场监管系统已开展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5073次,免予公示行政处罚信息338条、免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条、豁免社会信用惩戒6条,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经营主体因免除列异、免予公示而获得参加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信用修复、申请贷款机会,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精准服务提质增效,跑出信用修复“加速度”
该局对“名特优新”等重点优质经营主体开展定向排查与服务,变“被动申请”为“主动发现”。建立“发现问题-指导修复-在线审核-当场移出”全流程高效闭环机制。例如,在对“上思县奶酪书店”开展信用修复排查时,发现其未报送年报,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店主陆先生接到工作人员电话提醒后坚称自己已在“广西市场监管”公众号上完成了填报。经现场查看陆先生手机操作记录发现,其确实填写了年报数据,但因疏忽未点击“确认提交”按钮,导致填报未成功。工作人员当场指导陆先生进行补报。确认补报信息无误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信用修复程序,化解优质个体工商户的“无心之失”信用困境。
该局创新构建“信用+金融”闭环服务模式,联合桂林银行在网点设立“年报+金融+信用修复”一站式主题服务窗口,配备设备与专员,提供年报、信用修复、金融咨询“三合一”服务。银行网点变身“政务服务延伸站”,实现“疑问当场解、填报一次成”。桂林银行将年报完成度、信用状况作为授信依据,开通快速授信通道,形成“信用越好,融资越易,发展越快”良性循环。组建政银联合服务队深入偏远区域及商圈,设立5个服务点,发放材料3000余份,解决高频问题120余项;建立线上商圈群提供7×24小时答疑。
与此同时,该局部署智能客服功能,在“防城港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成功搭建基于DeepSeek和腾讯元宝大模型定制的“防城港市监AI”智能客服,7×24小时实时解答公众关于年报、信用修复、企业注册等各类市场监管问题,实现“不打烊”服务,极大提升咨询便捷性。
多维宣传营造氛围,唱响信用修复“好声音”
该局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累计发布、转载信用修复政策解读、操作指引等信息20余条。自制“小何说‘市’”系列短视频之《企业不良记录,自己也可以消除——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上线!》,累计播放量突破2万,获点赞、收藏1337次,以生动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该局精心制定并印刷发放《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服务指南》8450份,开展入户宣传30余次,为经营主体提供清晰、实用的操作指引,通过电话、短信发送信用修复提示信息46000余次,实现点对点精准提醒。
此外,该局还联合市工商业联合会向全市各商会发出《关于共同做好年报服务和信用服务的倡议书》,借助商会力量扩大宣传覆盖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普法进企业、法治润人心”活动,为30家企业重点宣讲年报、信用修复等政策知识,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份。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孔国俊 通讯员 蒙定福 秦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