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永兴街道南新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文创园区里非遗技艺薪火相传,养老服务中心内笑声朗朗……这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是“梦想中的新农村”的生动写照。作为“中国乡村梦”的首提地,南新村在“公园城市”理念的指引下,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乡村振兴的“南新方案”。
搭建乡村建设标准“综合体”
2023年,借着天府新区开展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的东风,南新村联合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南新村乡村表达标准体系》,并在第二届“新时代的梦想乡村”主题论坛上正式发布。
该体系以“美好生活共同体”为目标,涵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康生活、乡村风貌、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6大领域,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14项,以及内控标准27项,搭建起新时代梦想乡村建设的标准“综合体”。
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标准体系让乡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拉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在南新村乡村“双创”中心,村民王大姐正对着手机镜头直播售卖本地特色的云崖兔:“通过网络直播,我家的云崖兔卖到全国各地,足不出户在家创业,既能挣钱,还方便照顾家里。”
这个由闲置老村委大楼改造而成的“双创”中心,正是南新村“标准化+产业”的鲜活实践:一楼按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行为规范》,用于规范品牌管理和直播营销;二楼依据《乡村双创中心党员教育基地管理规范》,打造“南新2035”主题展厅,全景展现村庄发展历程。
南新村立足绿色生态底色和特色资源,以“标准化+”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进“天府工美谷”“村集”“天府乐学”等文创项目,打造“梦想南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起自然休闲、户外研学、文创体验等多元消费场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规范》指引下,村里的楹联、剪纸、竹编等非遗文化“活”起来,成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新村还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集体经济+地标产品+非遗文化+直播带货”模式联动重庆永川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今,村里已引进投资项目7个,盘活资源6处,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村集体收入达220万元。此外,连续举办十五届的杨梅节和九届云崖玉兔美食节声名远扬,杨梅基地跻身“成都50佳旅游目的地”前10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崖兔”畅销全国。
“标准化+治理”显效能
“小朋友们,我们先勾勒脸谱轮廓,再涂上喜欢的颜色……”在南新村“清风驿站”,一场京剧脸谱绘画活动热闹开展。这个开放式服务阵地,是村里“标准化+治理”的缩影。墙上公示着网格布局、组织架构和处置流程,配置的宣传屏、共享冰箱、爱心阅读区等设施,让村民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南新村构建“1+3+31+4”的治理架构,即在总网格下设置一般网格3个、微网格31个、专属网格4个。按照《“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打造“听民意、解民困、暖民心”的幸福驿站,创新“同心共建”工作法,培育“乡村议事厅”“乡贤议事”等自治载体,创新开展“群众最满意的关键小事”“院落坝坝会”等活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南新村第一书记李军介绍,村里构建了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两大标准子体系。其中,党建引领体系涵盖基层党建、党群服务和党员示范三方面内容;基层治理体系聚焦村委会议事、小区管理等事项,通过标准化让治理更精细、服务更精准。
标准化服务造福群众
“这里活动丰富,护工细致,住得舒心!”在南新村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78岁的张大爷竖起大拇指。为实现在家门口优质养老,村里以“养、护、康、医、享”为核心,建立智慧社区和居家养老综合服务标准化体系,按照《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新模式。
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南新村依据《儿童之家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打造温馨“儿童之家”,提供临时照料、课后托管等服务。原楹联广场被改建为儿童游乐广场,增设游乐设施,植入楹联文化,900米步游道和21幅墙绘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
南新村还以《乡村低碳建设规范》等为指引,建设智慧化垃圾站,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举办“我的家乡我来画”“梦想的乡村”等大赛,让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共同打造可生活、可经营、可共享的乡村美空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如今的南新村,已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指导协助南新村壮大集体经济,构筑美好生活,续写“梦想中的新农村”新篇章,为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南新力量”。
□本报记者 颜 伟 通讯员 彭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