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难忘磨憨这两年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14

  背起行囊踏上归途,回望磨憨分局焕然一新的办公楼,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两年多的时光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在祖国边陲的日子,刻骨铭心。
  2022年11月28日,肩负着昆明市托管磨憨的使命,我们四人接过“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风尘仆仆奔赴云南最南端。8个小时车程的终点,是破旧的磨憨市场监管所小院。没有寒暄,我们像归家的游子,立刻清扫落叶、整理办公室和厨房。直到晚上9时,才捧起盒饭,蹲在屋檐下大口吃着。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开荒拓土的激情,恨不得立刻将热血洒在这片热土上。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疫情下的磨憨街道,灯火昏暗,行人稀疏。这第一眼的萧索,让初到的热情与孤独感激烈交锋。但使命在肩,容不得我们有片刻迟疑。从市场监管所升级为分局,意味着“从零开始”。大家一头扎进筹备工作,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靠着集体的智慧与“路在干中闯,事在难中成,业在苦中立”的信念,4个月后,总算让“昆明市市场监管局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分局”的牌子,在2023年3月28日稳稳挂起。
  磨憨的生活,像当地的一道菜——“苦果”,入口苦涩。住宿不稳定,月月搬家;吃饭没着落,我们自己凑钱开起小食堂,轮流买菜做饭,没有餐桌就端着碗蹲在地上。最不友好的是夏秋时节。潮湿闷热的热带雨林气候,让来自春城的我们备受煎熬。道路常被雨水淹没,蹚水上班成了常态。更恼人的是蚊子,尤其是“花脚蚊”,叮咬后奇痒钻心,一抓就破皮流黄水,肿块如鹌鹑蛋,药石难消,要疼痒十几天,还会留下深色印记。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登革热”,分局副局长叶静就曾中招,那“断骨”般的剧痛想想都心悸。
  宿舍楼下是烧烤摊,喧嚣常至深夜;窗外有条臭水沟,气味刺鼻;蟑螂更是常客,半夜爬上床把人惊醒。办公楼后杂草丛生,毒蛇出没,常溜进办公室或厨房,吓得人魂飞魄散,走路都得低头看脚。一天深夜加班出来,一条蜥蜴竟从树上掉落,不偏不倚砸在我脖子上,惊得我一身冷汗。
  在磨憨,最难忘的是那份共患难的深情。2023年11月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在宿舍突然接到同事张俊杰的电话,声音虚弱得可怕:“尹哥,我在办公室,身体不舒服,你赶快过来。”我心头一紧,飞奔分局。只见俊杰已被扶上车,脸色惨白,手脚冰凉,捂着胸口痛苦呻吟。是心脏病!没有丝毫犹豫,我和在场的工人跳上车,一路疾驰冲向磨憨卫生院。医生检查后神色凝重:“情况危急,快转勐腊县医院!”办好转院手续,我和王睿护送他上了救护车。县医院CT结果更是晴天霹雳——动脉夹层破裂,命悬一线!必须立刻转往西双版纳州医院。征得家属同意,看着载着俊杰的救护车在夜色中呼啸远去,我的心揪紧了,默默祈祷:“兄弟,挺住啊!”万幸,经过医院1个月的抢救,他康复了。
  一声集结号,我们告别城市的繁华与家的温馨,选择了边疆的清苦与开拓。对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满怀愧疚,却无怨无悔。为了排解孤寂,我们组织“夜静思”分享会,跟着傣族同事小依学傣语,竟也学会了几句,能哼上两曲傣歌。冯局钓鱼,王睿健身,俊杰雕刻,我则弹弹吉他、吹吹笛子,在艰苦中寻找生活的亮色。
  开往昆明的列车启动了。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磨憨,一句歌词萦绕心头:“你像风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再见了,磨憨!这片留下我们最难忘青春、最深厚情谊、最坚定信念的热土!

□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空港分局 尹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