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14
本报讯 (记者 李 翔)8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该局自7月1日起,创新开展“每周一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治理全面提升重点监管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首月治理成效显著。
此次专项行动采用“固定检查日、聚焦风险点、形式多样化”工作机制,实现监管全覆盖。该局将每周三设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日,每周锁定一个重点领域或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攻坚,通过快速检测、监督抽检、非现场监管、暗访督查、宣传引导、社会共治等多种手段,构建起食品安全风险排查与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据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监管领域包括养老机构、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农贸市场、热门商圈、旅游景点周边等,着重治理“银发餐桌”、过期食品、肉类产品、食用农产品,以及“三无”食品、“山寨”食品等。此外,针对线上投诉集中、差评较多的商户,该局通过突击检查、网络抽检等措施,督促网络订餐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清查“幽灵外卖”等不规范经营行为。
专项行动首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采用“现场+非现场检查”监管模式,对养老机构食堂、校园食堂硬件设施,过期食品管控及肉类全链条治理等展开排查。
执法人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商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员工健康证过期,食品贮存不规范以及卫生死角清理不到位、进货查验记录不规范等。根据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其改正。同时,该局对某超市涉嫌售卖过期食品、某餐厅涉嫌掺杂掺假的违法行为依法立案调查。
经过首月治理,专项行动成效逐步显现。在此期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管控,确保从排查到整改再到验收各环节紧密衔接,防止问题反弹。
社会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也在逐步完善。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结合网约配送员“移动探头”职业特点,鼓励骑手送餐时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隐患。目前,该区已有超千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加入食品安全“哨兵团”,累计报送有效线索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