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19
近日,在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作经验交流发言。该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查办的“南宁市日月泉茗茶店销售侵犯‘中茶’注册商标专用权茶叶案”入选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执法典型案件,9件案件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典型案例,1人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2024年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锚定“全局工作法治化,法治工作全局化”目标,在严格规范执法、创新智慧监管、强化普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夯实法治根基,促进市场监管领域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规范执法 优化营商环境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规范执法、提升质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刑衔接制度,推行食品领域微罚速办、轻罚快办、繁案精办,实现执法流程标准化、效能最大化。
积极推动南宁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可以不予实施强制措施、不予立案、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清单等柔性执法和审慎监管等各项工作要求,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统一。
聚焦经营主体需求,积极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强化信用修复告知与指导,创新性推行经营主体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机制。全面推行线上信用修复模式,实现群众办理信用修复“零跑腿”。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开展信用修复49618户次。
智慧监管 提升执法效能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智能监测平台,实现精准预警防控,促进执法效能提升。该局在全区率先设立市场监测与电子数据取证中心,构建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的网络监管矩阵。充分运用AI和大数据技术,主动筛查互联网海量商品信息,实现对网络市场动态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监测医疗器械、化妆品类商品链接367万余条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执法闭环。
打造技术创新基地,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共建广西综合执法电子数据取证中心实验室与“数字+执法”人才培养基地,以“双满意”考核结果通过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电子数据取证类能力验证。同时,以打造全国领先智慧执法样板为目标,在全国首创“沉浸式体验”数字执法实景靶场,精心搭建三大案例、四大场景,让执法人员在实战模拟中提升执法能力,为数字执法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强化宣传 筑牢普法根基
在强化普法宣传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普法与法治深度融合,筑牢普法根基。该局以初心讲堂、网络学院等为载体,与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法治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共举办培训41场次,培训人员8100人次。
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通过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通过创新普法短视频制作,采用场景式、案例式宣传方式,让法律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增强普法短视频吸引力。2024年,该局在南宁地铁1号线设置“放心消费宣传”主题列车,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放心消费、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知识产权和质量强市6个主题板块,将地铁专列打造成广西首个移动式消费宣传教育基地,向群众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市场监管部门还通过发布消费维权热点、开设消费维权课堂、开展抖音直播问答等活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服务大局 推进执法监督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执法监督工作,全力提升市场监管法治水平。在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监督机制方面,该局出台《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约谈办法(试行)》《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复议诉讼风险预警实施办法(试行)》,针对发生2件及以上行政复议纠错案件的办案单位,将约谈单位负责人。在全面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方面,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发现执法不够规范、案卷归档不够规范等问题21个。对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全覆盖执法监督检查,抽查案卷165卷,发现问题24个。以“执法裁量权”为切入口,进一步推进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发现执法不够规范、自由裁量理由不够充分等问题27个,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完毕,有力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公正。
为提升执法监督实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执法监督回访单制作成二维码,当事人扫一扫“执法监督二维码”即可线上反馈问题,并监督执法人员是否存在执法不规范等违纪违法行为,实现对执法行为更及时、有效、精准的监督。目前,执法监督系统已收到千余条回访信息。针对收集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书面发函至相关单位,并开展核查工作,实现“码上监督马上查”。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高标准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推行服务型执法和有温度的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深化“数字+执法”模式,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综合执法,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杨 莲 马继稳 何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