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我也有“社会身份证”了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1

  窗口工作平凡而琐碎,伏案录入、审核材料、解答咨询,日复一日。但是,每当看到办事群众紧锁的眉头舒展,焦虑的眼神被希望点亮,那份源自心底的暖意,足以驱散所有疲惫。一张薄薄的营业执照,于我们或许是日常工作,于群众,却可能是撬动新生活的支点。
  记得那是2024年6月11日,15时左右,取号机响起:“请F10号到1号窗口办理。”我抬头示意,一位40多岁、满头大汗的男子快步走来,声音急切:“同志,我是卖杂货的,能在这儿申请营业执照吗?我是景宁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小区租了铺子。想贷款进点货,可银行说我没有‘社会身份证’……”他语速很快,带着不解和一丝委屈,“我就开个小杂货铺,有身份证还不够?‘社会身份证’是啥?”
  “社会身份证”这个词,像一枚石子投入心湖。结合他“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身份,我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办照,更关乎他能否在城市立足,能否获得被认可的尊严与发展机会。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很准确——“社会身份证”是融入社会、参与经济活动的职业凭证。对于像他这样的个体经营者,营业执照就是最硬的“社会身份证”,是开启融资、享受政策扶持的钥匙。
  “当然可以办!”我起身,尽量用笑容和温和的语气缓解他的紧张,“您卖杂货,属于个体工商户,准备好房屋证明和身份证,当场就能拿证。”他眼中刚燃起的亮光瞬间又黯淡了,局促地搓着手指:“我没有房屋证明,只带了身份证和物业租赁合同,这能行吗?”他声音低了下去,透着不安。
  没有房屋证明,意味着流程可能卡壳。我迅速翻看他的材料,心中已有对策:“黄先生,别担心!咱们省推行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您这种情况,只要签一份承诺书,保证租赁信息真实有效,就可以免交额外的房屋证明!”他愣住了,几秒后,惊喜的笑容在脸上绽开:“太好了!现在就能办?”紧接着,他又略显窘迫地问:“我字写得不好,不会打字,您能帮我在网上申请吗?”
  他渴望又忐忑的神情,是许多初次接触政务服务群众的缩影。我深知,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建立信心,与办好证件同样重要。“没问题,跟我来!”我领他到自助服务区,搬来椅子让他坐下,“别急,咱们一步步来。”
  我站在他旁边,俯身指着屏幕,用最直白的语言引导:“点开这里,贵州省政务服务网,拿出身份证,咱们先给杂货铺起个响亮的名字,把店铺地址信息填进去,上传身份证和租赁合同照片。对,就是这里,勾选这份场所证明承诺书……最后,在这里进行电子签名提交。后台一审核,营业执照就可以到手啦!”我放慢语速,确保他每一步都理解,有时还握着他的手带他操作鼠标,细致讲解如何调整身份证图片方向、大小。
  看着他紧绷的肩膀逐渐放松,紧抿的嘴角重新上扬,我的心也亮堂起来。16时许,当崭新的营业执照递到他手中时,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颤,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突然,他猛地转身,激动地向旁边等待的群众扬了扬手中的执照:“40分钟!40分钟前刚申请的,现在就拿到了!以后去银行,我能大声说,我是合法的个体工商户,我有营业执照这个‘社会身份证’了!”
  那语气里的自豪与力量,与手中薄薄的纸片,承载着他对新生活的全部憧憬。那一刻,我的眼眶微微发热。这张营业执照,绝不仅仅是一纸经营许可。对黄先生而言,它是合法经营的起点,是融入城市、获得认可、点燃希望的“社会身份证”。作为窗口工作人员,能成为他人生重要转折点的见证者和助力者,职业荣誉感油然而生——政务服务,不只是按章办事,更在于用心感知需求,用情化解难题,让每一个带着期盼而来的人,都能带着尊严和希望离开。群众的认可与笑容,正是我们所有付出的意义所在。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 邱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