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1
“7年前装的电梯,这两年毛病越来越多,维修费用也越来越高。好在现在可以给电梯买‘养老险’,再也不用为电梯维护保养没资金而发愁了。”8月19日,家住重庆市渝北区园丁新村3栋的陈大爷走出刚完成检修的电梯,笑着对记者说。
园丁新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小区,多为6层至8层的无电梯住宅。7年前,小区完成电梯加装。随着使用年限增加,电梯故障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维保成本逐渐增加。“维修、更换零件费用需整栋楼居民分摊,时间长了大家也有怨言。”小区业委会主任郑老师坦言。去年底,正当大家为电梯后续维保经费发愁时,渝北区推出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试点,8座楼成了首批受益者,于今年3月正式参保。
与传统保险不同,该保险覆盖从电梯生产、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保险公司在生产阶段介入,组织专家对电梯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对制造和安装环节全程监督。在电梯使用阶段,保险公司承担电梯维保、年检、零配件更换等费用及电梯作业人员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当电梯达到使用寿命需报废时,保险公司提供规范的报废处理服务,确保拆除过程安全环保,同时协助业主完成电梯更换。
该保险试点推行以来,试点楼栋电梯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故障发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满意度随之提高。这种保险模式也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电梯“养老险”,是渝北区探索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多元共治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和引导相关方面扩大保险覆盖范围,让更多老旧小区的增设电梯享受‘养老保障’,从多维度筑牢电梯安全防线。”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常 宇 通讯员 杨 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