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威远多举措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发布时间:2025-08-23

今年以来,四川省威远县市场监管局以“四狠抓四到位”推动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工作走深走实,全力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狠抓责任落实,监管体系构建到位。该局建立“分管县领导统筹推进、职能部门总责执行、基层末端落地见效”三级联动责任体系。成立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工作专班,制定印发整治方案和工作提示,建立“月调度、季研判”工作机制,全程跟踪分析研判,动态掌握县域农村食品安全情况,边分析实际情况,边调整整治方法,边提升整治效果。分管县领导多次专题研究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县市场监管局先后召开党组会、工作推进会、案件分析会等专题会议15次,系统梳理出“三无”食品、过期食品、虚假标注等10类常见“假冒伪劣”食品表现形式,明确案件查办方向,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问题难点痛点。

抓好风险防控,安全隐患排查到位。聚焦农村地区食品经营主体“小散多”特点,该局统筹执法力量开展拉网式检查,累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商店等各类经营主体4747家次,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检查全覆盖。聚焦食品“假冒伪劣”隐蔽化特性,重点对农村集市、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开展监督抽检,已完成食品抽检996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19批次、问题食品6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全部依法处置。充分发挥12315、12345平台作用,靶向抓违法行为,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408件,办结375件,办结率达92%,其中10起投诉转化为案件查处,实现“诉转案”有效衔接。

狠抓执法办案,违法行为查处到位。该局以“食品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三类突出问题为整治抓手,严肃查处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1件,罚没17.99万元,没收假冒伪劣食品277公斤。创新“执法+服务”模式,建立典型案例分析机制,点对点指导县域大型商超规范临期食品专区设置,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分业态、分层次开展培训3场次,覆盖商超、农贸市场及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130人次。通过新媒体发布消费提示3期,引导群众通过12315、12345热线参与监督,推动形成“执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立体化监管模式。

狠抓机制建设,长效治理落实到位。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专班指导督促工作开展3次,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将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工作纳入食品安全周重点宣传内容,主动“进社区”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专题讲座。多渠道、多形式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累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

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