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以监管“精度”护避暑“温度”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6

  “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滚滚热浪席卷全国。位于乌蒙山区的云南省昭通市,却凭借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成为川渝游客优选避暑之地。
  今年7月,昭通市出台《游客到昭避暑旅游服务管理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措施》)。市市场监管局紧扣要求,聚焦吃、住、游、玩、悦环节,以市场监管“蓝”为底色,通过高标准监管、高水平保障、高效能服务,规范避暑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高避暑游客“清凉一夏”的体验感。

三级联动聚合力
  入夏以来,昭通市省耕山水夜市街大量避暑游客聚集,格外热闹。为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安心”,昭阳区市场监管局采取科所联动模式,抽调60名工作人员轮班巡查,确保每晚有2组人员在重点区域值守,实时响应游客需求。
  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始终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置于重要位置,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二十条措施》出台后,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与要求,细化市场监管领域任务清单并印发工作提醒;赴昭阳区、鲁甸县等县区实地督导,推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充实景区、热门夜市等重点区域监管力量,以全员动起来姿态守护游客“清凉假期”。

呵护人间烟火气
  “食品经营许可证要挂在醒目位置,必须亮证经营!”“大米、食用油都在有效期内吗?索证索票齐全吗?”清晨,在一处农贸市场,昭通市执法人员开始了一天中围绕“舌尖安全”的有序检查,认真呵护人间烟火气。
  今年7月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干净、整洁、安全、放心”为目标,遵循“重点整治、常态化管理、持续提升”原则,将旅游景区及周边、商业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农家乐、夜市摊点等游客集中区域列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同时,针对“小餐饮、小摊贩”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逐一清理,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关键环节严格规范,全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3.26万户次,完成旅游食品安全专项抽检65批次且全部合格;持续强化风险宣传,发布食物中毒防控预警公告3期,制作并推广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片,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用情服务暖人心
  针对旅游旺季特点,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以“明码标价、杜绝欺诈”为核心,开展多项行动规范市场。对涨价幅度较大的酒店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价格约束;对美团、携程等网络平台酒店价格实施动态监控,确保线上定价合规;对昭阳区星级酒店挂牌价、公示价登记备案,实时跟踪对比,严防随意涨价。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宾馆、酒店、民宿1039户次,核查处置26户,下达行政告诫书7份,立案查处8件。
  该局积极引导经营者摒弃短期利益,树立“留客”理念,推动住宿价格平稳、服务提质;加强景区门票、旅游餐饮、旅游商品等领域价格监管,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行为;紧盯农贸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通过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缺斤短两“鬼秤”等计量作弊行为,让游客放心消费。
  此外,该局构建涉旅投诉“快响应、快处置”机制,确保全国12315平台、消协智慧315平台、12345热线转办渠道高效畅通,实现“5分钟内响应,24小时内办结回复”。暑期以来,共接收涉旅投诉举报335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同时在热门景区、大型酒店、特色街区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及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建设,已培育ODR企业149家,建立维权服务站2499个。

□彭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