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天地 > 

“三链”协同固根本 “三化”赋能保安全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7

  执法人员对中石油龙泉加气站的压力容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对成都世运会比赛场馆特种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及保障性检验。|该局积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特种设备安全宣传。|  执法人员对中石油昆仑燃气成都气库开展压力管道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对龙泰工业气体有限公司的气瓶充装工作开展检查。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集聚一汽大众、沃尔沃等汽车龙头企业,全区共有七大类2.5万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任务重。
  近年来,龙泉驿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责任链、防控链、智慧链“三链”体系,推行标准化、精准化、社会化“三化”监管,持续为“先进汽车智造区、现代生活品质城”建设筑牢安全基石。

构建责任链 推动监管体系标准化
  针对汽车产业特种设备密集的特点,该局创新实施“四书一函”责任制(告知书明确法律义务、承诺书强化主体责任、建议书指导问题整改、整改书督办隐患消除、督办函警示严重违规)。与一汽大众、中嘉汽车等100余家重点企业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承诺书,推动企业设立专职安全总监,建立“企业自查+专家诊断+部门督查”三级责任体系。今年以来,企业自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27个,比去年增加25%。
  该局推动建立“1+10+N”协同监管机制(1个区级专班、10个主要监管部门、N个技术机构),针对大型游乐设施、燃气管道等开展联合整治。在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称成都世运会)保障过程中,联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实施“双查双验”机制(查设备检验报告、查应急预案,验操作人员资质、验应急演练记录),对东安湖体育公园等场馆的80台特种设备进行全覆盖“体检”,整改隐患20个,保障赛事期间设备零故障。
  该局推动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街镇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构建“专业网格+社区微网”双网融合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在龙泉街道试点社区安全员制度,培训安全员286名。今年以来,通过网格体系发现并处置电梯钢丝绳磨损、压力表超期等安全隐患139个,平均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创新防控链 实现风险管控精准化
  聚焦汽车制造产业,该局编制《汽车产业特种设备风险防控指南》,对冲压车间压力容器、涂装车间锅炉等高风险设备实施“一企一策”管理。在一汽大众公司推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红色代表立即停用、黄色代表限期整改、蓝色代表观察运行),今年累计停用超期未检压力容器49台,整改安全阀失效等问题128个。建立专家驻厂制度,组织成都市特检院专家团队对12家重点企业开展“把脉问诊”,使设备故障率降低37%。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该局对全区182个住宅小区在用电梯实施监督抽查,公开监督抽查结果,曝光存在问题。在西河街道等农集小区试点“维保+电梯综合保险”新模式,保险公司根据风险等级动态调整保费。该模式实施以来,电梯困人故障率下降42%,相关投诉量减少46%。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创新“建管一体”模式,明确使用主体、资金筹措等内容,目前已推动完成加装电梯578台。
  该局编制《重大活动特种设备保障工作规范》,形成“前期排查—中期驻守—后期评估”全流程标准。在东安湖体育馆建立“一馆一册”档案,对场馆内28台电梯、6台压力容器实施“双人双锁”管理。成都世运会期间,组建36人的“市监铁军”保障团队,实行24小时值守,累计开展应急演练3次。

打造智慧链 推进监管触角社会化
  数字共治,织密安全监管网。利用成都市市场监管融合平台,全面掌握全区2.5万台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定期检验、隐患排查等情况,并纳入平台管理,实现特种设备智能化管理。通过平台,监管人员可以实时查询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对超期未检、存在重大隐患的设备进行自动预警,及时督促企业整改。
  多元共管,凝聚协同监督力。组建由住建、应急管理、交通、教育等部门组成的特种设备及目录外游乐设施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推动构建“企业主体、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专业支撑”的多元共治责任体系。
  服务共享,提升群众获得感。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特设服务直通车”,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制作方言版安全宣传短视频,网络点击量超20万人次。设立“企业安全开放日”,邀请市民代表参观一汽大众等企业,了解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
  下一步,龙泉驿区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制造强区”定位,持续深化”三链三化”模式,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真抓实干精神,为建设“成渝先进智造区、山水人文公园城”贡献力量。

□杨 广/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