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在“硒”望的田野上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7

||

  江西省于都县拥有广袤的富硒土地,总面积达1012.53平方公里,土壤平均硒含量为0.45mg/kg,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且富硒土地集中连片,十分有利于规模化、产业化开发。近年来,于都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为富硒产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如今,富硒产业已成为于都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宣传
  于都县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培育高价值专利,以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富硒产品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目前,全县已累计认证富硒产品285个,培育涉硒商标21件,成功开发出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脐橙等11类富硒农产品,并将这些产品统一纳入全国富硒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管理,实现“一品一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开展科研合作强化技术支撑
  于都县与中国农大、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全国功能农业创新联盟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富硒种养技术的研发、示范与推广。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成功落户于都,国家粮食产业(功能稻米)技术创新中心于都分中心也顺利挂牌成立。通过这些合作,于都县不断探索创新富硒种植技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于都县粮食收储公司发布的《中国好粮油富硒大米》企业标准被评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填补了赣州市的空白。

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是于都富硒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走进梓山镇330蔬菜大棚,村民郭月华满脸笑容地说:“不到3天这些富硒蔬菜就会出现在湾区人民的饭桌上。这些年,得益于政府对富硒品牌的打造,大棚里的蔬菜从农家菜变成了品牌蔬菜,销量越来越好,价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赣州金稻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于都富硒产业的佼佼者。该公司致力于富硒水稻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拥有种植基地80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水稻烘干基地两个,配套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拥有全自动烘干机组10套,是赣南地区最大的水稻烘干基地。公司打造的“雩福熙”“虔稻”两个富硒大米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
  目前,于都县已建成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72个,富硒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达30万亩。富硒全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45亿元,富硒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2.2万余户农户就业,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众多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王雨林/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