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天地 > 

机器人与仿生国标大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定标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7

  本报讯 (记者 颜 伟)8月25日,机器人与仿生国家标准技术研讨与实施推广大会在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举行。来自全国机器人领域的200余位科研院所专家、企业代表齐聚蓉城,通过标准研讨助力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为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会成果丰硕。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华为、智元机器人等单位联合发起具身智能机器人通信网络联创倡议,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会上,GB/T 455092025《工业机器人 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45502-2025《服务机器人信息安全通用要求》两项新国标正式宣贯。这两项国家标准通过统一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测试方法和规范服务机器人信息安全要求,共同为提升我国机器人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标准化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鼎桥通信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标准化合作,让机器人实现“运动更强、体态更轻、成本更低”,拓展全球市场。
  据悉,十五部门早前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此后出台《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推动AI、仿生技术与机器人产业融合。成都高新区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叠加优势,构建超3236亿元全生命周期基金集群,出台“数字经济26条”等政策,提供算力券、场景应用等支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机器人领域的标准试验、场景验证和示范应用项目落户成都,欢迎全国机器人及仿生领域企业、机构将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和智能制造基地布局在成都高新区,共同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塑造未来。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成都高新区组织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形成标准制定建议清单,助力技术和专利转化为标准优势;联合链主企业申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完善区域产业标准化体系;依托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搭建本地企业与外籍专家的沟通渠道,以标准先行助力产品出海。“期待与各方携手共筑开放创新网络,让标准化工作为更多产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技术支撑,共同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