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公党建 > 

基层市场监管所要在“小个专”党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8

  “小个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健康持续发展对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然而,“小个专”规模小、分布散、变动快、党员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其党建工作长期面临“组织覆盖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的瓶颈。基层市场监管所与“小个专”联系紧密,具备独特优势,是破解难题、提升“小个专”党建工作效能的关键力量。

基层市场监管所的独特优势
  基层市场监管所成为“小个专”党建重要力量,源于三大核心优势。
  “零距离”接触优势。基层市场监管所干部身处一线,在日常监督检查、证照办理、消费维权、政策咨询等工作中与“小个专”朝夕相处、联系紧密。这种高频常态化的接触,易于建立信任,精准掌握“小个专”经营状况、人员结构(特别是党员情况)、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为党建精准切入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情感基础。
  “业务融合”嵌入优势。基层市场监管所的核心业务——登记注册、年报指导、信用监管、质量安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纠纷调解等,本身就是服务经营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的直接抓手。将党建工作融入这些业务环节,具有天然的契合度和可行性。
  “政策末梢”传导优势。作为政策法规的最终执行者,基层市场监管所能够第一时间将中央惠企纾困政策、地方发展举措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精准、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小个专”经营者。

彰显接触优势,争当思想引领“宣传队”
  基层市场监管所在政策宣贯、教育引领方面发挥的作用直接深入。
  精准传达惠企声音。基层市场监管所干部在监管执法、纠纷处理、政策咨询中直面经营主体,即时解答疑问、普及法规、开展行政指导,减少信息损耗,确保政策准确落地。长期相处形成的信任,使“小个专”敢于表达真实诉求,促进沟通交流,让信息传递和政策宣贯更顺畅。
  讲好基层榜样故事。高频接触使基层市场监管所易于挖掘和宣传在诚信经营、创业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小个专”党员典型,通过经验交流、媒体报道等方式讲好故事,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例如,2024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老北京羊蝎子火锅”店长、党员栾留伟勇救3名落水儿童壮烈牺牲。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市监声音”公众号专题报道其事迹,引发《文明海淀》《北京日报》等媒体广泛转载,掀起学习英雄热潮。

发扬嵌入优势,筑牢基层治理“支撑点”
  基层市场监管所“业务+党建”的天然优势,在协同共治、联合党建中影响深远。
  延伸治理“协同触角”。推动将新兴就业群体纳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行业协会等基层治理机制。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创新聘用外卖小哥组成“哨兵团”,利用其移动优势,上线“海淀市监哨兵团线索上报微信小程序”,鼓励他们在送餐中随手拍、随手报电梯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构建动态监测网络,通过数字手段提升协同治理效能,打造“人人共治”新格局。
  联合党建“服务到家”。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发挥基层市场监管所联系面广优势,协调私个协会、属地街道、社工部、重点企业、法律机构等,为“小个专”及党组织提供场地、经费、培训、法援等支持。联合打造“海小暖”“小哥驿站”“小哥学堂”等特色品牌,为外卖小哥提供纳凉歇脚、学习充电、心灵关怀的场所,让新兴就业群体身心有归宿。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党组织联动,将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民生关怀送到家门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挥传导优势,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
  作为政策执行末梢,基层市场监管所在落实惠企政策、助力“小个专”发展中至关重要。
  应用尽用传递温度。面对优化营商环境、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的政策(如“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基层市场监管所是关键执行者。坚持“适用为常态、不适用为例外”原则,推行“告知—教育—整改—处罚”步骤,确保清单内政策应用尽用,让抗风险能力弱的“小个专”真正享受政策红利,轻装上阵。
  创新方法强化说理。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推行“四式工作法”(换位思考、见面沟通、说理执法、暖心解决)。基层市场监管所将“说理式执法”落实到每一份文书,在市场监管中同步讲解法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将普法深度嵌入执法全流程,使每次行政检查成为小微企业的“法治实训课”,每份执法文书化作“法律说明书”,助推企业规范发展。例如,海淀某科保科技公司(国家级高新军民融合企业)专供军方的专利产品因使用“八一”军徽被举报涉嫌违反商标法。执法人员通过“说理式执法”,使负责人孙先生理解了法律法规要求,提升了合规水平。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不予处罚决定,体现了执法温度。
  基层市场监管所是连接党和政府与“小个专”的关键“前哨”,监管与服务、信息与渠道、政策与执行的复合职能,使其成为破解党建难题、激活组织活力、促进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不可或缺的“融合剂”和“助推器”。展望未来,通过基层市场监管所扎实有效的工作,“小个专”党建工作必将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质的跃升,为夯实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执政根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基层力量。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 付瑞鹏 唐艳 王翊达



编后
  基层市场监管所不仅是市场监管的“神经末梢”,更是党建促进“小个专”高质量发展的“天然桥梁”和“前沿阵地”。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日常监管服务的职能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宣传优势和服务优势。基层市场监管所应充分认识这一独特作用,主动作为,将党建要求深度融入注册登记、监管检查、执法办案、消费维权等业务全链条。
  这篇文章启示我们,要用好“零距离”优势,变市场监管员为党建联络员、信息员,精准掌握需求,培育先进典型;要深化“业务融合”优势,让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要强化“政策传导”优势,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滴灌,提升政策认同与合规自觉;要推广类似“哨兵团”“小哥驿站”“四式工作法”等创新模式,鼓励因地制宜探索,激发“小个专”党建新活力,为推动“小个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