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武汉首创知识产权保护“融站入所”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8-29

  本报讯 8月28日,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透露,武汉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首创的“融站入所”模式,已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改革事项。该模式以市场监管所为核心载体,通过社会共建,整合多方资源,精准对接需求,构建起覆盖全域、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作为武汉市“融站入所”模式发源地,硚口区汉正市场监管所的实践颇具代表性。该所1.6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集聚36个专业市场、3万余户商户,日均人流量达30万人次。这里服装、小商品等产业密集,抢注商标、侵权假冒等问题曾是商户痛点。
  针对辖区商户“多、小、密”且以工业品(尤其是服装)为主的特点,汉正市场监管所创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机制——在市场监管所加挂“知识产权工作站”牌子,邀请专家定期驻所,将知识产权服务直接嵌入商户“家门口”。通过设立纠纷处理直通车、知识产权调解室及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商标品牌指导站,该站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从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
  2024年,该站为200余家企业提供咨询、维权、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解决30余起知识产权纠纷,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帮助18家企业完成专利盘活系统注册。该站依托武汉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实现立案案件30天内办结,让商户在遭遇恶意抢注商标时“有处说理、快速维权”。
  据了解,武汉市“融站入所”模式的核心在于一个“融”字:融资源——将知识产权工作站嵌入市场监管所,同时链接司法机关、联合行业组织,让服务触手可及;融环节——从事前预防(培训、咨询)到事中控制(调解、快速处理)再到事后维权(司法确认、执行),形成全链条保护;融场景——针对商贸区、综合区域、特色产业带等不同场景,定制保护方案,实现“一地一策、一行一策”。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工作站作为服务创新主体的前沿阵地,始终将行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管理与服务流程,努力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王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