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7日,2025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市场监管报社等单位支持。
会上,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聚焦当前食品与健康领域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减重?体重管理的难点在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漏斗效应”是健康领域非常典型的现象,要促使体重管理“知行合一”需要在行为改变的不同阶段开出精准“药方”。据介绍,科学知识匮乏、时间成本压力、耐心阈值有限是减肥的难点痛点。对此,他给出《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建议大家坚持吃动平衡,保持积极心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食品数字标签”推广进展。该负责人表示,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已有千余款食品拥有了数字标签。接下来,食品数字标签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并探索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场景的衔接,打造食品数字标签的生态链,使数字标签惠民生、暖民心。
记者了解到,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进一步细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有关数字标签要求,切实提升消费者阅读标签的体验感和企业通过标签传递食品相关信息的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生产经营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以“食品添加剂科普的共治与协同”为主题作分享交流。该负责人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是食品行业履行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食品安心消费环境的重要保障。在抓好食品添加剂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全链条监管的同时,也希望专业界积极开展科普传播,及时澄清相关流言与误解,促进食品安全共治和协同。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车会莲对不久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燕麦与健康的科学共识(2025)》进行了深入解读。
车会莲认为,提升燕麦等全谷物摄入,不仅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环节。应加大公众营养科普和饮食指导力度,鼓励将燕麦等全谷物融入日常饮食。
会上,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发布了《九大“甜蜜”流言》,包括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吃甜食会龋齿;小孩子糖吃多了会近视、多动症;糖会让人上瘾;水果糖分多,要少吃;果糖导致高尿酸和脂肪肝,还促肿瘤;“无糖”不等于真的没有糖;甜味剂会干扰胰岛素分泌、欺骗大脑,让人吃更多糖、更容易得糖尿病和肥胖;糖精致癌、甜蜜素致癌、阿斯巴甜致癌、三氯蔗糖破坏肠道菌群、赤藓糖醇导致血栓。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