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10
老挝籍消费者成功解决床上用品退换货纠纷,当场追回165元,成为“小事快办”中老民心相通的生动缩影;首例乳胶床垫维权案在8小时内得到妥善解决,创造跨境维权“最快纪录”……
位于中国云南省和老挝南塔省交界区域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磨憨—磨丁合作区)于2016年3月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成为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重要跨境经济合作区。如今,这里正在书写中老边境消费维权新篇章。
随着中老铁路运营、昆明托管磨憨推进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中老双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边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老挝人在磨憨经商、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到老挝旅游、经商等情况也越来越多。
中老消费者到对方国家进行消费,经常因语言不通、消费习惯不同、对政策的理解不一致,导致消费纠纷频繁发生。为有效破解跨境消费维权难题,昆明市市场监管局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分局(以下简称磨憨分局)出台中老跨境消费纠纷维权机制。机制运行一年来,成功为中老边境消费维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让跨境消费充满安全感,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贡献“消费维权力量”。
机制筑基 “协同力”筑牢跨境维权根基
磨憨—磨丁合作区作为中老铁路和陆路的核心节点,是两国人员、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磨憨分局立足“边境特色、中老协同”的理念,推动跨境维权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维权”转变,为边境消费环境注入了稳固的“安心基因”。
2024年6月24日,中老双方正式签订《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跨境消费纠纷调解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并顺利召开跨境消费维权机制第一次联席会议。
谅解备忘录明确了双方在跨境消费纠纷调解中的职责与义务,围绕“三建立三深化”,双方进一步简化维权流程、降低维权成本,实现了消费信息实时共享和风险及时预警,成功破解了因两国维权程序差异带来的难题,显著加大了双边的联动与合作力度,标志着磨憨—磨丁合作区跨境维权机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模式破壁 “直通车”让跨境维权高效直达
自双方签署备忘录后,磨憨分局迅速行动,设立了昆明市消协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
磨憨分局创新构建“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调处、一条龙服务”的高效模式,致力于将消费纠纷化解在一线,实现两国消费者投诉“一键提交、双边响应”,让消费者“维权有门、诉求有应”,为优化消费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截至目前,工作站共受理跨境投诉6件。其中,中国籍消费者在老挝投诉3件、老挝籍消费者在国内投诉3件,涉及购物、住宿等领域。通过积极调解,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1.4万元、4400万老挝基普。
环境赋能 “生态圈”激活跨境消费新动能
为推进“放心消费在磨憨”,磨憨分局多措并举优化消费环境,通过系列举措成功打造出“放心消费在磨憨・无国界”的良好环境,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舒心”。
针对磨憨口岸重点领域,积极引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通过诚信经营提升商品与服务质量,引导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推行“双语价签、七日无理由退换”制度;围绕日常消费领域,不断提升维权服务水平,加大监管执法与社会共治力度,促进消费公平、提振消费信心。
上半年,磨憨铁路口岸出入境游客达1007万人次,有力带动酒店、餐饮等行业增长。今年2月,磨憨口岸进口中药材首票通关。截至6月30日,进口药材达2007.91吨,货值1200余万元,丰富了跨境消费品类,跨境消费已成为拉动边境贸易的“新引擎”。
□刘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