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河池推出特殊食品“夜校”培训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10

  本报讯 (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刘 芳 龙慧琳)“之前没注意红牛、健力宝也有‘小蓝帽’标志,把相关产品都放到普通饮料区销售,通过‘夜校’学习后,我对设立保健食品专柜专区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回去就立即组织旗下的26家连锁超市进行规范经营。”9月4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润超市的管理员王志玲说。
  据了解,王志玲提到的“夜校”是今年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助力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我们利用节假日,通过夜间学堂等形式,对药店、母婴店、商场和超市、会销地四大类特殊食品经营场所的经销商负责人进行分类培训教学,引导其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推动以切实举措化解常见风险隐患。”河池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肖明介绍,在环江县,120余家保健食品经营主体近日通过特殊食品“夜校”学堂完成了充电。
  “针对药店重复出现保健食品和药品混放销售、消费提示不明显、特殊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通过率低等问题,我们组织辖区连锁药店经销商在宜州区特殊食品‘夜校’集中开展‘药店经营特殊食品常见问题及处理建议’主题培训。”肖明说。集中培训后,工作人员还上门帮扶指导企业设立保健食品销售专区专柜,免费张贴“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品治疗疾病”消费提示,全方位解决药店重复出现的混放销售、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此外,河池市注重学习和示范相结合,持续组织开展保健食品经营规范提升行动。“河池市作为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慕名前来。利益驱动下,一些经营主体不惜铤而走险,违规在销售场所发布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防治功效、特殊食品是‘神药’‘断根药’‘特效药’等虚假夸大广告信息。”巴马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股股长黄忠诚说。为此,该局组织“夜校”老师深入实体店,从索证索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广告宣传、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讲解特殊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知识,引导经营主体合规销售。
  “目前,我们已在巴马长寿景区打造了26家特殊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旨在引领地方特殊食品经营环境规范提升。”黄忠诚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河池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分类培训12场次,培训特殊食品经营主体866家,1795人通过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在“夜校”培训带动下,2025年1月至9月,河池市累计新增特殊食品经营主体261家,全市药店、母婴店、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实现特殊食品专区专柜销售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