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2
今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部署要求,聚力打造平和大溪小作坊云集中加工区建设,融合智慧监管与产业发展,为全市食品安全治理与特色食品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漳州市已建成云霄、长泰及平和3个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试点项目,吸引超40家小作坊入驻。全市共286家食品小作坊登记建档并升级为“阳光AI小作坊”,累计AI违规抓拍并处置预警信息1.9万余条。
高位谋划定方向,政策扶持强保障。该局将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试点建设纳入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对验收合格的县区给予100万元补助经费;年初制定漳州市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构建“县局申报、市局筛选、达标验收、市级补助”闭环建设模式;细化工作指南与验收标准,明确时间节点和要求,推动试点建设从计划落地为实景。
精心筛选优布局,立足特色选“标杆”。该局创新三维评估筛选,坚持优中选优,优选小作坊不少于10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区域,奠定规模化基础;优选有地理标志产品、非遗美食区域,如平和大溪的“大溪三宝”和“咸金枣”,为品牌培育留足空间;核查地方政府配套政策与部门协作机制,保障要素支持。经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平和大溪为创建试点。
高标准创建提品质,智慧监管筑防线。该局推行登记规范、责任公示、制度上墙、公开承诺、食安培训“五统一”;实行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设施)、原辅料管理、从业人员资质、产品包装标识“五达标”,筑牢质量底线;车间关键加工区域安装AI智能监控,自动识别未规范穿戴工服、生物异物等违规行为,通过“小作坊云集中平台”推送预警,形成集约化闭环管理。运行以来,平和大溪小作坊云集中平台累计处置预警信息42条,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全链赋能促升级,特色产业结硕果。平和大溪云集中展示区选址于人流量大的镇综合文化广场,集智慧监管、产品展示、文旅宣传于一体,游客与消费者既可品鉴特色美食,也可通过“小作坊云集中平台”观看实时加工过程,实现“美食推广”与“文旅发展”双赢。
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