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0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质量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筑牢质量安全防线,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局敏锐捕捉时代脉搏,以首席质量官制度为抓手,构建起“政策引导、分层培育、标杆引领”的推进体系,推动质量管理从“政府主导”向“政企共治”深化,让“质量第一”成为经营主体的自觉遵循。
同向发力,构建全链保障体系目标牵引。将首席质量官制度深度嵌入质量强市工作体系,联合工信部门出台推进方案;明确“2024年政府质量奖企业全覆盖、2025年规上企业全面推行、中小微企业梯度跟进”的路线图。目前,全市已备案首席质量官2802名,质量奖企业和规上企业覆盖率在全省均靠前列。
机制创新,十项举措协同发力。出台《企业首席质量官工作实施方案》,围绕“队伍建设—作用发挥—交流提升”三大维度,推出建档、培训、搭台等10项创新举措。依托线上管理平台,构建“选、育、管、评、励”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模式,实时追踪首席质量官的工作轨迹与成长曲线,推动岗位从“纸面设置”迈向“价值创造”,在网络空间持续放大“人人重视质量”的磁场效应。
资源整合,“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依托全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设立“首席质量官工作站”和“智囊团”。遴选精通质量、标准、计量、认证的首席质量官在线坐席或线下服务,为企业提供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业务咨询,充分发挥专业专长,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链式同频,加快一体融合跃升。依托宜春学院、锂电研究院及检验检测中心等本地资源,结合网络线上教育资源,按产业链分类开展专题培训,组织500余名企业高管系统学习《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万载县聚焦花炮、樟树市深耕金属家具行业,上高县与高安市量身定制“小班化”沙龙,实现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首席质量官电子档案,实时归集基本信息、专业资质、培训记录,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维护”。筛选出16名优秀首席质量官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全市共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家3名,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9名,1人被聘为ISO/TC 333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对口工作组专家成员与国际标准注册专家,为质量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链上攻坚,痛点破解示范引领。围绕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8条重点产业链,运用网络大数据分析质量堵点,组织首席质量官深度参与质量调研、图谱绘制与难题攻关。江西永兴特钢首席质量官构建“三链合一”管控模式,客户投诉率从32%降至4%;江西九岭锂业建立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年节约成本1400万元。大批首席质量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质量攻关等活动,带动产业链质量提升。
引领带动,赋能多维动力引擎。创新推出“宜质贷”子产品——“首席质量官贷”,以首席质量官个人信用为纽带,提供最高100万元、享受LPR优惠利率的纯信用贷款,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快速放款。截至目前,累计授信7369万元,发放5119万元,真正让“质量信用”转化为“发展动能”,破解质量人才资金瓶颈,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荣誉激励,树立质量人才风向标。鼓励首席质量官参与各级政府质量奖及“宜春工匠”“赣鄱工匠”等评选,组织质量管理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借助网络投票、专家线上评审等方式,推荐首席质量官参加全国、全省及苏浙皖赣沪不同层级评选,多角度、多种方式对优秀首席质量官进行宣传,形成质量人才示范效应。
多元传播,让质量文化触手可及。制作2期动漫宣传视频,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展现首席质量官的质量战略制定者、安全守护者、技术攻坚者、文化建设者四大角色定位;推动江西金虎等企业拍摄微视频,形成“政企联动”网络宣传矩阵,让质量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各环节,扩大质量文化影响力。
□毛瑶 张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