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良心面的守护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23

  深秋清晨,我刚到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市场监管所报到没几天,就跟着张所长去老街排查食品安全。秋风卷起落叶,张所长边走边念叨:“这条街的小吃摊看着热闹,藏在案板下的门道可不少。”
  我们的第一站是街口的“李记面馆”。店主老李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围裙,见人就笑着打招呼。往常来检查,他都格外配合,可那天一进门,我就觉得气氛不对——老李的笑容有些僵硬,手里擦桌子的布换了好几块,眼睛还时不时瞟向后厨。
  张所长径直走向消毒柜,打开柜门的瞬间,我就愣住了:最下层的几个碗沿还沾着水渍,摸上去冰凉,显然没经过高温消毒。“老李,这消毒柜是坏了?还是没开?”张所长的声音很平静,老李的额头却冒出了汗,支支吾吾地说:“昨晚电路跳闸,今早忘了开……”
  就在这时,后厨传来“哐当”一声响。我们赶过去,只见一个年轻伙计正慌慌张张地把一塑料袋东西往垃圾桶里塞,袋口露出的半截标签上,“过期”两个字格外刺眼。老李脸色瞬间煞白,冲上去拽住伙计:“你瞎折腾啥!”
  原来,前几天老李的母亲住院,他忙着跑医院,让刚招来的伙计帮忙管进货。伙计图便宜,从批发市场买了批过期的面条,想着煮软了吃不出来。今早老李回来发现时,已经有几碗面卖出去了,他正纠结要不要说实话,就被我们撞了个正着。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得讲良心!”张所长没发火,而是拉着老李坐在摊位前,“你这面馆开了十年,老街坊都认你的手艺,要是因为过期食材砸了招牌,多可惜?”说着,他从包里拿出食品安全法律小册子,指着其中一条:“过期食品一旦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不仅要赔偿顾客损失,还得面临罚款,严重的话店铺都得关门。”
  老李低着头,手里的围裙拧成了一团:“张所长,我知道错了,可已经卖出去的面怎么办?”“别慌,咱们现在就找买面的顾客!”张所长立刻联系所里,调来了面馆门口的监控,逐一记录下早上买面顾客的样貌和离开方向。随后,我们和老李一起,拿着道歉信和赔偿金,在老街挨家挨户打听。
  幸运的是,买面的几位老街坊都没出现不适。当老李把赔偿金递过去,反复道歉时,一位阿姨笑着说:“老李,我们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多注意就行,钱我们不能要。”那一刻,老李红了眼眶,紧紧握着阿姨的手:“您放心,以后我就算不睡觉,也得把好食材这关!”
  从那以后,老李不仅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店检查食材,还在面馆墙上贴了“食品安全承诺”,主动邀请老街坊监督。有次我路过,还听到他正在给新招的伙计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这件事让我明白,市场监管不只是查隐患、罚违规,更多的是温暖的守护——守护消费者的健康,守护经营者的诚信,守护街巷里最珍贵的烟火气。每当我穿着制服走在辖区的路上,看到商户们规范经营的身影,听到顾客放心的笑声,就会想起那个深秋的清晨,想起那碗没让良心“过期”的面。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成了我工作中最珍贵的动力。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 田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