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4
今年以来,浙江省青田县紧抓平台经济发展机遇,立足“侨乡”特色与产业基础,着力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1—6月,网络零售额达6.4亿元,同比增长12.5%。
夯实根基,激活平台经济基础潜能
谋篇布局,政策引领夯实根基。制定出台《青田县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青田县加快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青田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创新发布《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人才评价认定办法》,为元宇宙产业人才开辟专属“绿色通道”,现已柔性引进80余名专家,并集聚了200余名元宇宙应用人才,带动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超75亿元。
产业集聚,平台带动协同共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初步建成,推出“直播+平台+跨境电商”线上集采平台,辐射38.1万华侨、覆盖146个国家,以“统一管理+全流程服务”赋能33家入驻企业,为海外客户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青田货源—海外商圈”直连互通。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创新打造“一区二城三园三楼四仓三会”侨贸平台,在西班牙、巴西、柬埔寨等23个国家建成海外仓储平台119个,单个面积均超2000平方米,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凝聚力量,构建多元育才平台。秉持“大人才观”理念,创新实施“县校结对”模式,构建“学界专家+业界大师”联培、“校区联动+互惠发展”育才的发展机制,持续锻造现代化直播人才队伍。举办首期“DeepSeek+农村直播电商”创业培训班、“AIGC+传统工艺创新”实训营、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应用普及培训、海外仓建设培训、政策宣讲会等培训活动,紧密结合行业趋势,推动AI与电商深度融合。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企业及各类从业人员300余人次。
标定航道,深化“平台+产业”赋能
深化“电商+产业带”计划。围绕休闲椅、鞋服、特色农业、进口商品、石雕等本地产业,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构建“3+2+1”产业链发展组织体系,将培育百亿级优质产业集群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开展“中国好物 青田出海”活动,共探市场机遇、共谋合作发展。2025年1—6月,跨境电商出口额达6583.4万元。
推进“平台+石雕”双向赋能计划。依托青田石雕电商直播基地,以“直播+石雕+石文化”发展模式,开辟“数智石雕”新赛道。在基地内设立“平台+产业”综合服务站,实现诉求响应“零时差”、服务供给“靶向化”。创新“以展拓圈”模式,通过举办全国巡回展,持续深化品牌建设。2025年1—6月,新培育4家限上企业,15家石雕限上经营户销售额达6309.2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5.8%。石雕上半年产值达9.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
发展“数字+特色农业”对接模式。深挖乡村资源禀赋,培育特色土特产品,青田稻鱼米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借力展会拓宽特色农产品销路,成功举办青田农遗20周年暨优质农产品出口推介活动,助力农产品扬帆出海,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依托“产业大脑”与“数智农场”平台,构建杨梅全产业链数字地图,率先落地全息数字孪生技术,有力推动杨梅产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聚焦主轴,稳定行业生态基石
聚焦问题导向,增强主体合规意识。针对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等突出问题,编制完善直播行业责任清单和合规指引,创新采用“场景化解析+典型案例示范”方式,解读广告宣传中的高频风险点,引导电商直播企业严把质量关,帮助企业建立营销合规机制,从源头防范经营风险。截至目前,组织相关业务培训4次,参加培训人数达100人次。
协同提效赋能,重拳整治直播乱象。开展直播营销专项治理,强化多方联动协同共治,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侵犯消费者权益、刷单炒信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涉网生产经营主体254家次,线下检查网店24家次,闭环处置风险违规线索49条,立案7件。
完善信用建设,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及时公示平台企业信用信息;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建议书“三书同达”机制,截至目前,信用修复网办率达100%。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涉平台经济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全县公平竞争环境满意率达96%。(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