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常州检标院LED驱动电源研究成果筑牢行业质量基石

发布时间:2025-09-24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以下简称常州检标院)主导的“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对光色性能的影响研究”项目,历经多年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我国LED照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半导体照明领域质量提升与技术革新树立标杆。

攻克技术壁垒:打破行业发展桎梏

在LED照明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驱动电源的性能短板始终是制约行业升级的关键。传统LED驱动电源多采用开关电源设计,运行中产生的纹波电流会直接导致LED光效降低、结温升高,大幅缩短使用寿命;而若要实现无纹波的纯直流驱动,需进行复杂的电路设计,成本骤增,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同时,国内LED驱动电源检测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品牌,不仅采购成本高,且无法满足工程现场检测需求,导致工程验收效率低下,质量监管存在盲区。

面对这一困境,常州检标院自2014年起联合江苏理工学院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开启技术攻关之路。研发团队耗时8年,开展1200余次多变量正交试验,系统研究纹波波形、幅值、环境温度对LED性能的综合影响,最终成功建立纹波参数与LED光效、结温的定量关系模型,为驱动电源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团队研发的便携型LED驱动电源性能测试系统实现重大突破。该系统采用模糊 PID 控制算法,集成启动特性分析、多波形解析、12项核心参数同步检测等功能,测量精度高,携带便捷,可直接在工程现场完成检测作业。更重要的是,其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3,彻底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目前,该系统相关技术已获3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构建标准体系: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作为国家标准 GB/T 33721-2017《LED 灯具可靠性试验方法》的主要起草单位,常州检标院将项目研发的核心技术深度融入标准条款,填补了国内“纹波电流对LED可靠性影响”的标准空白,同时针对国标实施中的技术难点逐一突破。

截至2025年8月,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国标GB/T 33721-2017《LED 灯具可靠性试验方法》开展委托检验检测业务,总收入约为181万元,已推动在全国数十家质检机构获得检测资质。同时,主导制定T/JSIES 003-2020《读写作业LED台灯性能要求》、T/CZZMXH 001-2022《LED护眼办公照明灯具》、T/ CZZMXH 002-2023《智能LED灯的控制装置》等9项团体标准,覆盖护眼照明、工厂照明、智能照明等细分领域。全国60余家中小检测机构通过应用项目专利技术,检测效率平均提升40%,检测成本降低25%,有效推动行业从“被动合规检测”向“主动性能优化”转型。

赋能民生产业:释放创新价值红利

在民生领域,项目成果为“护眼照明”“安全照明”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中小学生视力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GB 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教室照明有明确且严格的标准。常州检标院依托项目技术,围绕该标准,为全国300余所中小学开展教室光环境、LED教室灯、LED黑板灯等检测服务,惠及学生超50万人,助力教室照明民生改造工程落地。此外,为华东、华南地区20余个城市的道路照明改造项目检测LED路灯超3000台套,拦截不合格产品100余台,保障城市夜间道路照明安全。在家用照明领域,为电商平台LED 产品提供抽检服务,累计检测超1000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从20%降至9%,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0年—2025年期间,常州检标院依托委托检验检测业务服务客户涵盖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3000余家中小LED灯具厂商,为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同时,项目推动LED灯具平均寿命显著提升,每年为各类用户节省灯具更换成本超1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超1000个,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孙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