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24
本报讯 9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依托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将质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逐步构建起覆盖产业、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企业、消费者等多维度的质量治理体系,为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质量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质量竞争力全面提升。建成全国最大优质棉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2.2%,并培育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4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形成新疆优势产业集群,建成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硅基、铝基等新材料以及风电、输变电等能源装备的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涌现一批全国链主企业。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收入3595亿元,5A级景区达18家,“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辐射全球。
质量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现行有效自治区地方标准达2081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54项,参与国家标准1100余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57个,设立“一带一路”国家计量测试研究中心(新疆),累计建设社会公共计量标准1430余项。加强与招商局集团、香港标准及鉴定中心合作,改革成立的“招商新检”是全国首个省级NQI 一体化转企改制和央地合作改革的成功范例。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国家质检中心11个,自治区质检中心37个。
品牌与创新双轮驱动。培育“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48家企业160项产品通过认证。“品味新疆”区域农业品牌入选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百强榜单,新疆软件园、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跻身西部数字产业高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达269.59万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万件。累计培育新疆质量奖企业2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64家,规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覆盖率超过85%。
民生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82.05分,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在全国排名首次跃居前十;政府质量工作第三方评价首次进入全国中等水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量强区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工作领导机制和质量统计监测评价体系。今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质量强区建设已从夯基垒台迈向立体纵深,正以质量变革激活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与民生福祉的协同共振。
□克热木·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