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25
国庆、中秋临近,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已全面进入“节日保障模式”。以7月启动的“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为载体,该局从体系化保障、品质化体验、温馨化氛围三大维度深化工作,全力守护市民与游客的“舌尖安全”,让“放心吃”成为节日期间成都温暖的城市名片。
全链条监管筑牢食安“防护网”
“能放心吃吗?”面对消费者的核心关切,成都市食安委迅速审议通过并印发《“在成都,放心吃”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任务、责任与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市食安办统筹全市力量,各区(市)县同步细化举措,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成都市结合铁拳行动,坚持“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管控:源头端严控食用农产品质量,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严厉打击禁限用农兽药物使用、非法添加等行为。截至9月,市本级食用农产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75%;过程端聚焦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整治食品添加剂滥用等7类突出问题,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2.16万余家,整改隐患6665个;数字端推进猪肉“一码溯源”,覆盖553个猪肉集中交易点、17449户经营户,让消费者“看得见、查得到”;执法端强化行刑衔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1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用废弃油脂加工食品等案件18件,形成有力震慑。
可视化+数字化打造“放心吃”场景
从景区到餐厅,从学校到商超,成都195个“放心吃”场景正成为节日消费“标杆亮点”,可视化、数字化手段让食品安全“透明可感”。
在灌县古城商业街、锦里等景区,商家店内悬挂着印有投诉二维码的服务牌,消费者遇到纠纷或食安问题扫码投诉后,执法人员30分钟内即可到场调解,实现“在景区,放心吃”;蒲江县宜和禧悦餐厅等103家试点餐厅通过后厨高清摄像头实现“直播监管”,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食材清洗、烹饪全流程,实现“在餐厅,放心吃”;全市4502家学校食堂均实现“明厨亮灶”,西南财大、成都七中36家食堂更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AI”模式,实现食品安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保障“在学校,放心吃”。
“食安巴士”凝聚共治合力
9月17日,首班“在成都,放心吃”食安巴士正式发车,搭载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走进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车间”。“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管控规范透明,特别安心!”参与市民的感慨,成为专项行动治理成效的生动注脚。
据介绍,“食安巴士”通过随机发车的方式,邀请市民、媒体、代表委员等群体深入企业、校园、政府检测机构等场所,以“探厂研学”“总监交底”“食安侦探”等沉浸式活动强化公众认知。目前已开展近400场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网络话题浏览量持续攀升。“双节”期间,“食安巴士”将继续运行,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食安监管成果,为全民参与的食安共治共享格局注入活力。
随着节日临近,“在成都,放心吃”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以更坚实的监管、更贴心的服务、更透明的场景,让市民与游客在金秋十月的成都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蔡 凯 师东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