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09-25
前不久,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贵州实现历史性突破——贵州射电天文台中国天眼FAST团队捧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奖杯,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高原项目QC小组获提名奖。
“3家获奖组织和企业将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带回贵州,这既是历史性突破,也为贵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增添了新亮色。”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东来说。
梳理近年来贵州质量强省建设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黔贵大地已悄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质量变革创新之路。
变革!激活质量管理神经中枢
贵州的质量变革之路,既充满技术攻坚的艰辛,更闪耀着制度创新的智慧。
没有点上的突破,就不会有面上的提升。今年8月26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在毕节市举行2025年贵州省“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席质量官培训。
“首席质量官是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质量强省的中坚力量。”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进说。
贵州量质并重推进首席质量官培养。2024年,贵州已形成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84个,其中贵州茅台酒厂“以全场景质量责任为核心的全方位能力保障体系”、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七大体系为核心的RGB质量管理模式管理实践”入选市场监管总局首席质量官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聚焦产业发展,铺就质量强省路。2025年,贵州在绘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的过程中,系统梳理企业400多项质量问题需求,聚焦酱香白酒、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大数据、刺梨等产业,新增实施质量强链项目,并创新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等质量提升模式。
“我们要求全省链主龙头企业对标领军企业,围绕质量强国领军企业要求的15个要素维度、29项具体指标深入理解学习,对照先进、看齐标杆,按照培育导则,以‘比、学’实现‘赶、超’。”黄进说。
创新!锻造质量强链硬核支撑
清晨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中国天眼”FAST的球面反射面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控制室里,团队成员正盯着屏幕。
中国天眼FAST团队结合工作实践形成“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质量管理模式,依托该模式良好的创新能力,不仅成就FAST的最关键技术,形成系列科研成果,还支撑了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开展FAST科学计算、建设CENI未来网络贵州主节点等创新研究,促进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
“必须通过质量管理创新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已成为贵州省质量发展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增加质量创新的政策供给,提上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质量强省相关政策,匹配项目和资金,一步一个脚印抓质量提升。
企业是质量创新的主体。2025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印发《进一步做好质量强链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品牌价值评价、贵州精品培育帮扶、质量强链项目实施等系列举措,吹响企业质量创新集结号。
2024年以来,以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裂纹数字监控有限元细节模型,解决质量问题506个。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瓮福集团通过20余项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攻克氢氟酸纯度和含水率等“卡脖子”指标……
破界!拓展质量延链场景维度
在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质量融资增信的直接受益者。2024年,该公司获建行铜仁市分行“铜品税贷”产品贷款150万元,贴息后达到当地最低利率水平。
“质量融资增信资金的投入,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改造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州全力推动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其中5个市州配置落地质量融资增信金融产品49种,明确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费率不得高于1%。
截至目前,全省质量融资增信贴息支持惠及企业数量5443家次,累计授信额度158.2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90.04亿元。
以品牌价值为桥梁搭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渠道,也是贵州质量融资增信的一大创新点。
在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品牌日”铜仁活动中,相关金融机构现场解读质量品牌融资增信方案和质量品牌金融服务申请流程,与品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价值39.95亿元的“梵净山茶”品牌融资变现。
“贵州的质量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从‘点’上的技术攻关,到‘线’上的产业链协同,再到‘面’上的生态赋能,最终形成全域提升的新格局。”吴东来说。
□蒲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