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9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商业时代,电商平台早已超越简单的交易撮合角色,演进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的活力与可持续性,不仅依赖于技术的迭代或流量的增长,更扎根于一种看似无形却至关重要的要素——信任。信任如同空气,渗透在每一次真实的商品展示、每一句负责任的推荐、每一单准时抵达的包裹,以及每一次顺畅的售后交流之中。
9月21日,抖音电商正式发布《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规则更新,而是平台经济治理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头部电商平台正从被动响应监管要求,转向主动、系统性地构建内部治理体系,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向制度化、透明化的新阶段。
随着电商模式持续创新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伴生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推诿、数据造假等乱象,正如侵蚀信任基石的蚁穴,悄然动摇行业根本。从编造悲情故事博取同情带货,到设置“1元秒杀”陷阱实则收取高额运费;从对商品功效、重量等进行夸大甚至欺诈性描述,到利用信息差在商品款式上“偷梁换柱”——这些行为或许能在短期内为少数违规者牟取不当利益,但长远来看,每一次得逞都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沉重打击,也是对守法经营者公平竞争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危及整个平台乃至行业的发展根基。
重建信任的道路远比破坏它更为漫长与艰难。平台已不能仅满足于充当规则制定者与纠纷仲裁者的传统角色,而必须主动承担更全面、更深入的企业主体责任。
在电商领域,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平台主体责任的核心,在于通过积极的制度设计、技术应用与持续投入,主动营造并维护一个公平、透明、可信的交易环境。此次《规范》的发布,正是这一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
《规范》首次以“倡导”与“反对”对照的形式,系统性地明确了“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真实可靠、诚信履约、专业有趣、多元美好”六大核心原则。这不仅为平台经营者划出清晰的“红线”与“绿线”,也是向全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将治理标准公之于众并接受监督,本身就彰显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抖音电商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台已查处约1300万起违规行为,无限期封禁47万名违规作者的带货权限。数字背后,是平台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常态化治理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治理手段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从事后处罚延伸至事前引导。例如,通过“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等渠道定期发布治理动态、解读规则、复盘案例,助力创作者理解规范、校准方向。同时,依托技术手段提升监控能力,加大对有组织、恶意违规行为的识别与打击力度,甚至移交司法机关,体现出治理的深度与强度。
一个健康的生态,既要清除“害群之马”,也需培育“良木嘉禾”。抖音电商在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的同时,推出“好看计划”“星娱计划”等专项扶持,为坚持真诚分享、创作优质内容的创作者提供流量激励与成长支持。此类“奖优罚劣”机制,旨在引导资源向合规、优质的经营者倾斜,让“良币”驱逐“劣币”,从根源上优化生态结构。
头部平台的规范举措,于自身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于行业则具强烈的示范效应。主流平台治理标准的提升,往往形成“标杆”作用,推动其他平台跟进或对标,从而逐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水位。当“真实、可靠、专业、诚信”成为行业公认的竞争要素时,无序与失范行为的生存空间必将被压缩。
《规范》的发布,是平台迈向更深层次生态治理的重要一步,体现了其对主体责任的认知与担当。这条治理之路注定是“持续的、公开的、漫长的”,也难免伴随挑战与争议。但唯有平台真正将规范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并付诸扎实而持久的行动,才能与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共同构建一个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数字商业未来。
规则之治,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直播电商告别野蛮生长,当平台企业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数字商业新阶段。这不仅有利于行业自身发展,更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为消费者创造真实价值。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自由——让诚信者自由成长,让创新者大有可为,这正是规范发展的真谛所在。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