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执法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一名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服务型执法实践心得

发布时间:2025-09-29

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墙上,照亮那一面面还带着墨香的新挂锦旗。光影之间,仿佛又让我看见几个月前执法检查时,几家冒充品牌授权经销商的门店负责人红着脸签下整改书的模样;想起年初蹲在餐饮店后厨,与企业食品安全员一起逐项核对操作规范、完善细节的场景;更记得家具产业园里,企业老板紧握我的手说:“你们查得严,我们卖得更踏实。”

这些片段,串联起我对“服务型执法”的理解——它不是“软执法”的妥协,而是以更精准的监管、更暖心的服务,在维护市场秩序与护航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让执法既彰显“力度”,捍卫公平;也传递“温度”,播撒善意。

护品牌: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坚守底线

今年八月收到的这面锦旗,源于一起打击假冒侵权手机配件的执法实践。我们接到某国际科技品牌的维权线索:多家通信市场门店以“原厂配件”名义销售侵权商品。这些店铺多藏身角落,消费者难以辨识真伪,不仅侵害品牌权益,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没有简单“一罚了之”,而是迅速组建专项小组,一方面系统梳理该品牌的正品商标信息和防伪特征,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市局知识产权科,联合品牌授权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对重点门店开展突击检查。

在一家挂着“苹果授权”招牌的店里,我们发现其授权早已过期,店主却利用积攒的正品包装销售假冒充电器。执法人员从柜台暗格中搜出多个侵权产品,面对店主“朋友寄卖”的狡辩,我们当场调取进货记录,比对正品包装上的激光防伪码,并逐条阐释“销售明知假冒商品”的法律后果。

最终,涉事门店主动下架侵权商品、拆除虚假招牌、签订《不售假承诺书》。对于积极整改、情节轻微的,我们依法免除了行政处罚。

品牌负责人感慨:“你们不只是在处罚,更是在帮我们重建市场信任。”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服务型执法并非“不执法”,而是以更专业的能力、更坚决的态度,捍卫合法企业的权益。只有当侵权者明白“假冒必被查”,品牌才能安心经营;只有当消费者知道“买到假货有人管”,市场才能良性循环。

预指导:在事前服务中传递温暖

年初,辖区内一家投资上千万元的大型餐饮新店,在装修完成后邀请我们去做“开业前指导”。企业负责人坦言:“最怕食品安全出问题。”这让我想起过去多家餐饮企业因后厨管理不到位被处罚的案例。与其事后追责,不如事前引导。

考虑到该餐饮企业规模大、消费群体广、社会责任重,我们立即组织食品安全执法骨干,携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上门指导。从粗加工区与烹饪区的动线设计,到餐具消毒柜的容量匹配;从食材冷藏库的温度记录,到员工健康证的公示细节,我们逐项核对,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凉菜间设在垃圾暂存点附近,存在交叉污染风险”“清洗池未按类别标识,易引发操作混乱”。

我们不仅“指出问题”,更画出平面布局调整图,建议将凉菜间移至通风独立区域,并现场指导员工填写《食品留样记录表》。后来,企业送来的锦旗上写道:“深思远虑解企忧,精准服务助企强”。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服务型执法的关键在于“前置”——将监管关口从“事后处罚”移向“事前指导”,把服务重心从“等问题上门”转为“帮企业避坑”。

严与柔:在产业守护中践行“刚柔并济”

南康家具是当地的“金字招牌”,但早期也曾因部分商户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而影响声誉。作为家具产业集中区,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型执法要“护大也要扶小”,既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也要助企业轻装前行。

依托抽检线索和举报信息,我们建立了“家具执法分类处置台账”:对木工要求不达标、标识缺失、力学性能轻微不符等非关键性问题及首次轻微违法行为,推行“三步工作法”——先上门普法,解读《产品质量法》相关条款;再约谈企业,以案例警示风险;最后责令限期整改,跟踪复查确保落实。今年以来,我们核查处置家具类举报4689件(占全部举报70%),对其中千余件属首次或轻微违法的,积极指导整改,待企业落实并经验收合格后,依法免予处罚。既体现监管力度,又给予容错空间,推动企业合规经营,优化营商环境。

记得去年多家小家具厂因标签漏标、木工要求不符等非关键指标被判定不合格。我们没有直接处罚,而是带着检测报告上门解释:“消费者最关心环保问题,标识清晰才能避免纠纷,也才符合法律要求。”这些小厂从最初的不解,认为我们“没事找事”,转变为理解、支持甚至感谢,有人还主动加我们微信:“你们教我,比罚我更有用。”

然而,对恶意违法行为,我们绝不手软:查处某企业生产销售甲醛超标床具,罚款11万余元;打击系列虚假宣传“实木家具”行为并公开曝光;故意拖延发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入选国家总局典型案例;侵犯知名家具企业商标专用权行为被依法惩处。这些“硬举措”,与企业口中的“执法有温度”并不矛盾,只有让守法者受益、违法者受惩,才能真正守护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锦旗上“铁腕护知产、精准服务、执法为民、市场卫士”的字句熠熠生辉。不同的文字,映照同样的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我深知服务型执法不是口号,而是坚守市场的责任、聆听企业需求的耐心、核查线索时的严谨、面对违法时的坚决,更是看见企业合规成长后由衷的欣慰。

未来,我将继续以“力度”守护秩序,以“温度”传递善意,在每一次执法中践行让企业安心,让群众放心。(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