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那串出错的数字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09

  2025年8月5日9时,湖南省邵阳市市场监管局双清大队的打印机缓缓吐出最后一页文书。我整理着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结案材料,目光落在第11行那一句:“罚款金额69800元变更为30000元”。阳光斜照,油墨微微反光——那是我来邵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科实习的第九天,主要负责文书校对与归档,手边的《市场监管文书规范》已被我翻得卷了边。
  “小刘,那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文书都核对好了吗?”产品质量组的李健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杯壁上贴着张褪色的标签,依稀可见“严谨”二字。我信心满满地答道:“李哥,全部核对三遍,没问题。”可就在指尖划过“69800”这串数字时,心头忽然掠过一丝说不清的不安,像忘了锁门却记不起是哪一扇。只是这感觉转瞬即逝,很快被手头的工作淹没。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法制科的刘婕匆匆追上我:“那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原罚款是多少?我这边归档需要确认。”我不假思索:“69800元。”她却顿住脚步,眉头一蹙:“不对吧,调解书上写的是98800元,怎么少了两万九?”蝉声聒噪,我后背一凉,冷汗瞬间浸湿衬衫。
  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办公室,颤抖着翻出卷宗。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白纸黑字:“处货值金额1倍罚款98800元,经行政复议调解变更为30000元。”而我录入系统时,竟将“98800”误输为“69800”。李健捏着那张出错的文书,指节发白,语气沉重:“这可不是数字游戏,它关系着法律的严肃性。你知道这两万九千元背后意味着什么吗?”他递来一份旧卷宗,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催告书,“国家利益”四字被水渍晕开,却依然醒目。“以前有个案件,就因为少写一个零,款项至今未能追回。”
  接下来的三天,我跟着李健重新核对所有处罚依据。“每个数字都承载着法的重量,”他指着复议决定书上的红章说,“这里错一个数,到了法庭上,我们可能要用十倍精力去弥补。”档案室里铁柜锈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让我鼻尖发酸。
  如今,每当处理数据和文书,我总要反复核对三四遍。办公桌角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数字三查”:查原始数据、查逻辑关系、查格式规范。正如李健所说:“市场监管的尺子,就藏在每一个精准的数字里。多一个零、少一位数,伤的都是公平与正义。”上周整理案例汇编时,我在那起汽车销售公司案的页边贴了张纸条,写道:“9和6,差的不只是3,更是法律的刻度。”
  窗外树叶沙沙,随风轻响,仿佛时刻提醒着每一个经过的人:有些数字,永远不容错位。而这个夏天的教训,也如同一枚烙印,让我深深懂得:我们笔下的每一个数字,都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责任与诚信,更是守护市场公平的底线。这份严谨,始于指尖,终于内心。

□湖南省邵阳市市场监管局 刘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