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开展信用综合评价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09

  近年来,吉林省安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矿泉水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积极探索以信用综合评价为核心抓手,着力构建“分类管理、精准施策、联合奖惩”的新型监管机制。这一实践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信用动能。

以信用建设破除特色产业发展瓶颈
  矿泉水产业是安图县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与国内其他优质产区相比,安图矿泉水产业在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面对挑战,安图县市场监管局转变监管理念,探索“以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旨在通过构建基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引导推动矿泉水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协同化”方向转型升级。

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综合评价体系
  为精准描绘企业信用画像,我们整合了市场监管、税务、人社、法院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资源,科学构建了涵盖6大类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96项三级指标的矿泉水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覆盖企业基本情况、质量管理、守法合规、信用风险、经济信用、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实现了对区域内矿泉水企业的全景式、动态化信用评估。依据评价得分,将企业划分为A+(优秀)、A(良好)、B(中等)、C(较差)、D(差)五个信用等级,并据此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与动态调整。
  我们严格依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对A+类企业实行“非请不扰、无事不扰”的信任监管模式;对A类企业按计划开展常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B类企业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予以重点关注;对C类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大幅提高检查频次并实施针对性检查;对D类企业则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招投标等方面予以必要限制,牢固树立“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明确导向。

强化部门协同与信用结果应用
  2024年11月,安图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召开矿泉水园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动员部署会,建立了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发改、税务、人社、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法院等17个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会议明确了联合检查事项清单与计划,推行“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共享、检查任务协同、检查结果互认”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2024年12月,各参与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对园区内已投产矿泉水企业集中开展了首轮现场检查及数据赋分评级工作。检查过程中,我们坚持“指导—整改—复核—提升”的闭环管理原则,针对发现的问题,联合指导企业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信用档案,促进信用修复与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良性互动。经过中期督导和第二次检查赋分,园区内企业整体信用评级显著提升,质量管理、守法合规等关键环节得到有效规范。
  我们特别注重信用评价结果的深度应用,将其与日常监管、政策扶持、品牌培育等紧密结合。目前,全县已有2332家守信经营主体被纳入“无事不扰”白名单,在监管、审批、服务等方面享受便利,有效激发了企业珍视信用、守法经营的内生动力。

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实践表明,以信用综合评价为切入点,探索“信用赋能、分类监管、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信用评价体系框架具备高度适应性,通过调整指标权重即可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能有效优化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可复制应用于其他需要联合监管的场景;“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具体且有力的抓手。

□吉林省安图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