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0
今年以来,甘肃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要求,聚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重点地区,持续加大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力度,重点治理农村地区市场销售“三无”“山寨”食品、伪劣过期食品、来源不明食品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1-8月份,全省共组织监督抽检10284批次,立案查处案件780起,责令整改1082个,取缔无证生产经营6家,罚没160.98万元,移送公安及其他行政机关7起。通过重拳打击有力震慑,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得到有力规范。
聚焦重点品种,严厉打击肉制品、食用油消费欺诈行为,重点治理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及食用植物油以次充好、违法添加香精香料、标签虚假标注等突出问题,坚决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食用植物油流向百姓餐桌。今年以来,全省检查肉制品生产主体2230家次,经营主体23055家次,排查发现问题3388个,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814个,处理肉制品安全类投诉举报1534件,抽检肉制品883批次,发现问题32批次,行政执法立案281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起;针对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全链条问题线索排查、生产经营贯通检查和线上线下并联核查,共检查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主体1788家,责令整改158家次。抽检食用植物油941批次,不合格6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36%。紧紧围绕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活动全链条进行清理整治,全省共检查酒类生产经营企业90516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26件,其中查处“特供酒”案件6件,罚没金额1.35万元,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和酒类市场消费乱象得到有力遏制。
聚焦重点环节,综合治理滥用食品添加剂突出问题,开展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问题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1801家次,发现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突出问题1453家,责令整改742家次,立案调查196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件。同时,发布《规范食品添加行为提醒告诫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优化生产工艺,推行“极简配方”理念,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谢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