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在中秋、国庆“双节”并至的欢庆时刻,当人们沉浸在团圆欢聚、休闲度假的喜悦之中,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义无反顾奔赴检验一线,以奋斗之姿献礼国庆,以坚守为名描绘另一种“团圆”,以敬业奉献充分诠释了“特检人”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就是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的检验人员。
坚守阵地 精密“体检”保安全
国庆假期前,当大多数人正筹划长假安排时,浙江省特科院10余名检验人员已背起行囊,奔赴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开启为期1个多月的特种设备大修攻坚战。
此次大修涉及6套关键装置共621台压力容器、2350条工艺管线和6台大型加热炉。这些设备作为镇海炼化安全生产的核心部分,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
“越是过节,我们越要守住安全关。”一名检验员擦着额头的汗珠说。国庆期间,镇海气温依旧偏高,装置区内高温、噪声、空间狭窄等多重考验交织。面对长达数十公里的工业管道,检验团队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24小时轮流值守现场,白天顶着高温开展设备检测,夜间挑灯整理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排查潜在缺陷。他们每发现一处问题,立即详细记录并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沟通,制定整改方案,用精湛的专业技术默默守护能源生命线。
与此同时,在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科院检验人员以“零死角、零隐患”为标准,进行6号机组锅炉内检与管道定期检验,成功消除特种设备潜在风险,让“电力动脉”持续输送可靠动能。
在杭州滨江贺田尚城小区内,浙江省特科院检验人员正在对电梯进行安装监督检验,严格把关受检设备,并及时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向物业管理单位、业委会负责人反馈。他们加班加点,最大程度降低对住户生活的影响。
跨越山海 千里“巡诊”保民生
这个国庆节,浙江省特科院检验人员毅然奔赴4600公里外的新疆伊犁,在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天煤化工)的生产厂区内,紧锣密鼓开展净化、甲烷化装置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新天煤化工作为浙能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是“西气东输”能源战略中的关键节点,更是保障浙江省天然气稳定供应的重要气源之一。此次检验工作,覆盖该公司净化、甲烷化装置的118台压力容器与1668条工业管道。这些设备是煤制天然气生产流程中的“关键骨架”,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决定能源保供的连续性与可靠性。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面临新疆昼夜温差大、部分设备空间狭窄以及大量技改、有毒介质吹扫、多种类作业交叉等挑战。针对每一台压力容器,他们结合RBI策略,采用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精准排查设备缺陷;对于延绵40多公里的工业管道,采用常规无损检测结合DR技术对管道精准进行缺陷排查,及时记录数据并与企业同步沟通。
截至目前,检验团队已完成60%以上检验工作量,累计发现20余处缺陷隐患,后续将出具报告为企业提供设备维护保养的专业建议,助力其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保障能源稳定输送。
同时,浙江省特科院积极参与关系国计民生等重点工程项目。在新疆地区西气东输等长输管线工程检验项目中,该院完成西部管网共计1187条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检验团队采用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等先进手段,对站内压缩机组、空冷区、工艺管线等核心设施展开全覆盖“体检”,发现埋地管道存在防腐层脱落、局部腐蚀减薄等重大安全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专家团队专业化修复受损防腐层,并对腐蚀管段进行加固补强与压力测试。此次行动有效消除了管道运行风险,确保西气东输能源大动脉的安全稳定。
从宁波镇海到新疆伊犁,从电厂机组锅炉到小区居民电梯,正是一个个放弃团圆、不畏艰辛的身影,筑牢了能源供应的“生命线”,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安全网”。浙江省特科院检验人员用奋战一线的坚守,为这个节假日书写了最动人的注脚。
□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