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九江多举措守护农村舌尖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3

今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查处一批假冒伪劣食品、办理一批违法案件、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一批制度成果”目标,坚持“以市带县、市级主抓、县级主战”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568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2396条。

坚持四个起底,摸清工作底数。按照“边部署边干”原则,迅速开展生产主体、经营主体、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四个起底”,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分析研判,全面梳理近三年“12315”“12345”相关投诉2367条,归纳出13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表现。深入分析全市系统近三年查处的852件农村食品案件,锁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重点违法问题。针对9大类突出问题、20项具体表现,制定40条整治措施,形成“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并动态更新。

健全三项机制,推动长治长效。一是健全执法联动机制。与市公安局联合签订《共同推进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协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的合力。二是健全协同监管机制。一方面,围绕食用农产品全链条监管,联合浔阳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及农批市场开办方制定《九江市食用农产品市场食用农产品安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制定《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联动监管的合作备忘录》。三是健全风险会商机制。发挥市食药安办牵头协调作用,组织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3次,深入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同时,针对传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和消费提醒,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双轮驱动,务求整治实效。严格落实专项整治“包县”工作机制,市局主要领导带头,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先后4次联合驻局纪检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督导,累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4家,发现问题隐患46条并全部整改到位,形成以市带县、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全市系统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标本兼治、以案促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重点深挖大案要案线索,强化执法办案。其中,浔阳区某食品批发部涉嫌篡改过期食品生产日期案、九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黄豆芽案被列为省局督办案件,打击成效明显,形成有力震慑。

探索数智赋能,创新监管方式。围绕数智赋能监管要求,积极创新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在柴桑区试点推进网络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范围内成规模商户集中接入,区财政累计投入近100万元,网络餐饮覆盖率已达70%以上,该项目被江西省电信部门列为标杆项目推进。在瑞昌市开展猪肉数智化追溯体系和山药全链条监管试点,同步实施“放心食品进农村”行动,探索“国企+民营超市”合作模式,在农村地区设立食品配送点,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张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