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北京发布61项地方标准

发布时间:2025-10-13

为贯彻《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加快构建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近日,北京市批准发布61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标准38项,修订标准23项。该批标准覆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残疾人托养服务、洗染服务、无人平台智能感知系统、食品安全及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等多个重点领域。其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属全国首创。该批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助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方面,制定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残疾人托养机构精神障碍者照护服务规范》和《洗染企业服务评价规范》等标准。其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为全国首个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标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围绕全流程质量监测,明确了相关机构在质量监测指标、质量评价内容及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首次构建了覆盖“技术—管理—实验室—随访”全流程的20项核心质控指标体系,实现技术服务“监测有章可循、评价有尺可量、改进有法可依”。北京作为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源地,现有12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年均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超6万周期。该标准是“生殖健康促进年”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提升辅助生殖服务质量,为推动优生优育、建设健康中国提供重要支撑。《洗染企业服务评价规范》要求洗染企业遵循诚实守信原则,不欺骗或误导服务对象;要求洗染企业在进行需要议价的个性化服务时,应与服务对象达成一致,并有签字或电子化形式确认。

在支撑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方面,制定了《无人平台智能感知系统安全分析技术规范》。该标准明确了无人平台的定义,并围绕检测准确性、真实目标的检测情况、虚假目标的检测情况、抵御攻击能力4项关键维度,制定安全分析指标体系。《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3项标准,重点规范了质量与诚信管理体系、组织机构、验证和确认、基础设施与卫生管理、生产过程和控制等内容。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制定了全国首个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服务与运行规范》。标准明确了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场所设施、服务内容、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要求,将有效推动京津冀三地在军休服务资源共享、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能力互补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

截至目前,北京市现行有效地方标准已达2374项,覆盖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标准基础。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