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杭州余杭为企业创新加上“保密锁”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本报讯 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如何保护核心技术和数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拿出了新方案。近日,浙江省首个《生物医药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发布。该指引由余杭全程组织编制,直面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保密之忧”,为全区生物医药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生物医药产业是余杭布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吸引奥默医药、微泰医疗器械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覆盖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健康等关键领域,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个“黄金产业”藏着隐忧:一款新药研发需耗时多年、投入数十亿元,实验数据、配方工艺等商业秘密若泄露,企业多年心血将付诸东流。
  “我们研发的分子诊断试剂盒从实验室到上市至少要8年,每一个核心数据都价值千万元。”余杭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坦言,“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效率,但也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
  这位负责人的担忧并非个例。余杭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商业秘密保护服务中心、行业专家,历时数月走访88家生物医药企业,发现行业普遍存在高研发投入与低级别保护并存、高层重视与基层执行脱节、长流程协作与弱风险管控矛盾三大痛点。超六成企业技术防护不足,多数仅靠基础保密协议,缺乏系统管理规范。
  在此背景下,《指引》的出台恰逢其时。《指引》以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法律依据,贴合企业实际需求,涵盖管理体系建设、技术防护设计、外部协作风控、应急维权等环节,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可操作的保护方案。“《指引》像给企业定制了‘防护盔甲’,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根源帮我们堵住漏洞。”余杭某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生物医药领域推出专项指引前,余杭在全域商业秘密保护上已先行布局。截至目前,已建成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园区3个、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站(点)18个、杭州市商业秘密保护点企业65个。自2024年以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为载体,已为15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辅导,为30余家企业开展“保密体检”。
  “《指引》的发布是新起点。”余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培训宣讲、专家问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举措,推动《指引》落地见效,让“保密”成为企业竞争力,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商业秘密保护提供“余杭经验”。

□蔡宇楠 黄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