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刀刃向内破壁垒 清除障碍激活力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自鹰潭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后,企业政策环境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显著提升,市场准入、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隐性壁垒被逐一打破,我们经营的确定性和发展信心更足了。”江西嘉润控股集团董事长赖士浩的真切感受,是鹰潭市以公平竞争审查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市场循环的核心举措,鹰潭市市场监管局以“刀刃向内”的魄力与担当,推动政策落地、破除竞争障碍,让公平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高位统筹:锚定方向,筑牢公平竞争制度根基
  为高效推进全市存量文件清理工作,鹰潭构建“多层级联动、全流程推进”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牵头压实责任,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全市6个区(市)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文件执行现状、基层适用难题及清理意见建议,摸清文件管理底数。依据《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重点核查文件内容是否涉及市场准入、产业政策、招投标等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内容,初步形成保留、废止、修改三张清单,为清理工作指明重点方向。
  部门协同高效推进。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牵头,联合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主要负责人,就文件清理中的政策衔接、标准界定等关键问题,带领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余江区政府、贵溪经开区管委会等负责同志,专程向市场监管总局作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指导支持,确保清理工作与国家政策要求同频共振。
  调度机制闭环落实。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先后4次召开专题调度会,依照“谁起草、谁清理”原则,聚焦清理进度、难点堵点、责任分工等核心内容,逐项梳理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压实部门责任,推动清理工作按序时进度扎实推进,形成材料提交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精准发力:刀刃向内,破除隐性壁垒
  作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指导实施部门,鹰潭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痛点、堵点,从市场准入、政策规范、问题整改等方面精准施策,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在市场准入环节,鹰潭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清理带有排他性、歧视性的文件条款,尤其针对规下企业、外来企业在资质认定、奖励补贴中面临的隐性壁垒,逐一排查、坚决破除,充分体现纠治问题的决心。
  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刚性约束。出台《鹰潭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则》,对新出台政策严格对照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标准排查不公因素。深化存量清理,按照“谁起草、谁清理”原则,分类梳理历年文件,明确保留、修改、废止三张清单,开展存量政策“回头看”,并明确整改时限。
  紧盯公用事业、医疗、教育、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民生及高风险领域,组建专项组深入审查药品采购、招投标条件等关键环节,防止垄断和差别对待行为发生。同时,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审查培训、建立案例库供实操参考、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强化能力提升,并走进机关、园区、商会协会开展政策宣讲,让公平竞争审查走深走实。

成效显著:活力迸发,惠及各类主体
  随着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深入推进,鹰潭市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市场准入与经营门槛显著降低,地方保护和隐性壁垒被打破,各类所有制企业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流程更加电子化、透明化,人为干预减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更加均衡。通过规范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的适用标准,企业逐渐转向聚焦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加健全,竞争活力充分释放。
  政策透明度大幅提升,所有涉企政策在制定环节即接受公平性审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企业能够提前预判市场环境,经营决策更有依据。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查增量文件218份,其中会审文件170份,提出修改意见30条,均被采纳。共对1660余件存量文件进行清理,拟保留1234件、修改160件、废止266件。

□本报记者 李 元 通讯员 谢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