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15
本报讯 四川省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日前举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运行现场会,该市11个乡镇(街道)、市政务服务中心及5个市场监管分局的知识产权站点同步挂牌升级。
此次升级以“政府统筹协调、优化资源对接、提升维权效率、加速成果转化”等八大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核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改革,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为创新主体打造高效营商环境,推动都江堰市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
《都江堰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清单》在挂牌仪式上发布,清单以“精准供给”提供多类服务,通过分类施策提升企业竞争力。海外维权方面,服务站与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三级服务”联动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预警、侵权分析等支持,降低出海风险。司法保护方面,郫都区法院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挂牌,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服务,并现场公开庭审商标侵权案,强化“预防式”维权。
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与5家企业达成“都江堰川芎”“都江堰厚朴”地理标志授权协议,通过统一管理、标准与溯源,扩大供给并提升品牌含金量。都江堰市国投公司与琥珀家庭农场签订“青城山下”商标授权协议,探索“公共品牌+企业运营”路径,促进文创与特色产业融合。
服务站升级的核心是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改革,打造全链条服务生态。据介绍,服务站的“一门进出”让企业就近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业务,2024年帮助多家企业申请省级专利转化资金140万元,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910万元,获补贴15.22万元。“一网协同”通过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压缩维权时间,搭建“院校企地”平台,开展8场成果对接活动,促成4项重大转化项目,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3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单位11家,四川侨源气体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一体保护”整合多方力量,“都江堰猕猴桃”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3个国家获得马德里国际注册证书,有力护航特色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先后与多地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查处涉嫌销售假冒“都江堰猕猴桃”地理标志、制售假冒名酒等违法行为,强化行刑衔接,跨区维权成效显著。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县域知识产权改革的破局之策。”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机制,确保服务站“建起来”更“服务好”,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推动跨区域协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助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罗 洵 王思怡